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79.61
    -150.58 (-0.83%)
     
  • 國指

    6,392.58
    -70.37 (-1.09%)
     
  • 上證綜指

    3,086.81
    -4.86 (-0.16%)
     
  • 滬深300

    3,579.92
    -14.39 (-0.40%)
     
  • 美元

    7.8187
    +0.0020 (+0.03%)
     
  • 人民幣

    0.9257
    +0.0011 (+0.12%)
     
  • 道指

    38,686.32
    +574.84 (+1.51%)
     
  • 標普 500

    5,277.51
    +42.03 (+0.80%)
     
  • 納指

    16,735.02
    -2.06 (-0.01%)
     
  • 日圓

    0.0494
    -0.0002 (-0.32%)
     
  • 歐元

    8.4806
    +0.0129 (+0.15%)
     
  • 英鎊

    9.961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77.18
    -0.73 (-0.94%)
     
  • 金價

    2,347.70
    -18.80 (-0.79%)
     
  • Bitcoin

    67,470.73
    -915.82 (-1.34%)
     
  • CMC Crypto 200

    1,434.66
    +6.09 (+0.43%)
     

恒大負債2.38萬億 半年僅減2% 資不抵債

恒大債台高築的問題未有明顯改善。
恒大債台高築的問題未有明顯改善。

深陷財務危機的地產發展商中國恒大(03333)上周五趕在除牌「死線」前宣布履行復牌指引,昨日亦急忙發布截至6月底止今年上半年業績。業績公告顯示,其負債總額從去年底約2.4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減少至今年6月底的約2.38萬億元,降幅僅約492億元或2%,意味着債台高築的問題未有明顯改善,資不抵債問題亦變得嚴重。

上半年虧損330億縮半

剔除6,039.8億元「合約負債」(賣樓花的錢,因未交樓而以負債入帳)後,負債反增678.3億元或近4%,達1.78萬億元,其中借款增123.8億元,達6,247.7億元,一年內要還借款微跌不足1%至約5,818億元,一些已用樓盤、土地、投資物業抵押,另加欠供應商和施工方等的1.05萬億元應付帳款。

業績方面,恒大上半年收入為1,281.81億元,按年升43.57%,其中物業銷售收入為1,200.73億元,按年上升50.56%;期內股東應佔虧損330.12億元,按年少蝕50.24%,另披露期內有非經營虧損150.3億元,包括訴訟、土地被收回、股權處置及資產評估減值等其他虧損,以及68.4億元的所得稅開支。

核數師質疑持續經營能力

6月底,恒大的現金總額(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值物及受限制現金)約為133.81億元,折算相當於其負債總額的0.56%,說「九牛一毛」也不為過。扣除資產後,恒大的淨負債依然達到6,442.03億元,資不抵債幅度按半年擴大7.53%。

負責審閱的核數師上會栢誠會計師事務所亦表明,因未來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對其「繼續持續經營的能力產生重大疑慮……有關持續經營基礎的此等重大不確定性,對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的潛在累計影響重大,以致我們無法發表結論」。

恒大這份業績公告,除了財務狀況未有改善外,亦見「甩漏」。舉例業績公告中提及境外債務重組的段落,竟然寫「於2028年8月17日,本公司已向美國法院提交文件……」,應為「2023年」,英文版公告所載正確。

另外,恒大此前之所以遲遲未能復牌,原因之一是恒大物業(06666)的134億元存款質押擔保遭強制執行。復牌公告中首次披露,主席許家印曾經持有一些文件,可能讓他注意到潛在資金問題,惟他表示「沒有審閱……因為沒有人特別提醒他注意」,其簽署的內部審批文件沒有明確指明與恒大物業有關,而且他的簽署只是個流程。許否認了解該質押擔保,亦無足夠證據證明他參與,但總之約97.5億元被用來贖回一筆境外債券。

展望未來,恒大稱「始終以穩經營、化風險為第一要務,全力以赴保交樓」,指正積極策劃恢復銷售,並成功把握年初出現的「樓市小陽春」實現業績增長。惟同時提到,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按年下降5.3%;多家房企出現債務違約,加劇市場波動。

恒大上半年業績摘要
恒大上半年業績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