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021.31
    +16.34 (+0.10%)
     
  • 國指

    6,010.64
    -5.87 (-0.10%)
     
  • 上證綜指

    2,890.90
    +4.16 (+0.14%)
     
  • 滬深300

    3,409.29
    +10.02 (+0.29%)
     
  • 美元

    7.8066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82
    +0.0025 (+0.27%)
     
  • 道指

    40,589.34
    +654.27 (+1.64%)
     
  • 標普 500

    5,459.10
    +59.88 (+1.11%)
     
  • 納指

    17,357.88
    +176.16 (+1.03%)
     
  • 日圓

    0.0505
    +0.0001 (+0.10%)
     
  • 歐元

    8.4741
    +0.0082 (+0.10%)
     
  • 英鎊

    10.043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76.44
    -1.84 (-2.35%)
     
  • 金價

    2,385.70
    +32.20 (+1.37%)
     
  • Bitcoin

    68,082.60
    +1,023.65 (+1.53%)
     
  • CMC Crypto 200

    1,374.23
    +43.62 (+3.28%)
     

拆解擬用「黃金股」監管科網企業牽新衝擊可能

拆解擬用「黃金股」監管科網企業牽新衝擊可能

監管是觸發2021年及2022年港股深度調整的重要因素,近日消息指內地監管機構計劃以「黃金股」方式入股科網股,這會否帶來新一波衝擊?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黃金股」已非新事物

所謂「黃金股(Golden shares)」對於部份投資者未必理財,千萬不要以為是買入投資黃金相關資產股份,這裡指的「黃金股」是特殊管理股,而且內地早已有實施,2015年當時《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就提出,推出公司制股份改革,允許部份國有資本轉化為優先股,並探索國家特殊管理股制度,於2016年就在傳媒企業展開試點工作。因此,「黃金股」或特殊管理股都並非突然出現的新事物,只是極少運用。

有媒體引用內地企業數據庫「企查查」資料發現,國家網信辦屬下基金於今年1月4日,收購阿里巴巴(9988.HK)廣州子公司「Lu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1%股權,而該公司的媒體業務包括串流媒體平台「優酷」及瀏覽器「UC Web」。消息更稱,是次收購阿里子公司的基金,背後是得到國家網信辦、中信國際、中國郵政和中國移動等知名國企所支持。另外,交易一部份是可任命一名新的董事會成員,該人員名字同網信辦一名官員相同,加深市場猜測。

另消息亦流出指,騰訊(0700.HK)計劃引深圳政府實體去收購股份,而非北京國家投資基金,市傳目標為旗下主要子公司。

相信不論內地監管部門入股或公司自願主動引入也好,目的是加強監管,而且目標清晰,就是針對內容相關業務。在阿里巴巴及騰訊之前,其他國有實體已有入股字節跳動、嗶哩嗶哩(9626.HK)、快手(1024.HK)主要子公司股份。通常也能委任董事,而且在內容審查權力較其他人高,但雖然有機會對重大事件提意見,惟多數不會參與實際營運。因此,基於「黃金股」並非新事物,加上應傾向為內容或反壟斷把關,所以市場目前反應溫和,相信不會引發新一輪衝擊。

「黃金股」主要作用

「黃金股」如何發揮作用很視乎章程實際賦予的權力,例如擺免董事局。不過,有一項至為關鍵是一票否決權,可以否決認為不符合大眾或國家利益的重大決定,如大型收購合併等,以發揮重要把關功能。

「黃金股」制度早在70、80年代在歐洲已有,當時國有企業私有化,為保障大眾及國家利益,就用上「黃金股」作為手段。近日內地取得少數股權發展,與歐洲及過往略有不同是今次為向私企埋手。不過,正面點看,如果不阻礙日常運作,甚至能減輕不必要額外監管,帶來方便,或許於內地監管生態下,可解讀為一種免於收得過緊的折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