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 小時 19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03.04
    +323.43 (+1.79%)
     
  • 國指

    6,531.99
    +139.41 (+2.18%)
     
  • 上證綜指

    3,078.49
    -8.32 (-0.27%)
     
  • 道指

    38,571.03
    -115.29 (-0.30%)
     
  • 標普 500

    5,283.40
    +5.89 (+0.11%)
     
  • 納指

    16,828.67
    +93.65 (+0.56%)
     
  • Vix指數

    13.11
    +0.19 (+1.47%)
     
  • 富時100

    8,262.75
    -12.63 (-0.15%)
     
  • 紐約期油

    74.05
    -0.17 (-0.23%)
     
  • 金價

    2,370.70
    +1.40 (+0.06%)
     
  • 美元

    7.8197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56
    -0.0001 (-0.01%)
     
  • 日圓

    0.0498
    -0.0000 (-0.04%)
     
  • 歐元

    8.5293
    +0.0060 (+0.07%)
     
  • Bitcoin

    69,002.38
    +1,106.95 (+1.63%)
     
  • CMC Crypto 200

    1,447.41
    -20.52 (-1.40%)
     

政治局7月會議召開在即 成長與樓市難題前中國領導人面臨艱難抉擇

【彭博】-- 在預計將於本周舉行的關鍵會議上,中國領導人將有機會重新審視今年雄心勃勃的官方經濟成長目標。

中國最高決策機構——中共中央政治局的7月會議通常會在月底舉行,25名政治局委員屆時將評估上半年的經濟表現,確定今年餘下時間的宏觀經濟政策方向。

即將召開的這場會議意義重大,因為在今年春季的疫情和封控措施幾乎令經濟陷入萎縮後,此次會議為領導層提供了調整戰略和預期的機會。

以下是對本次會議的展望。

成長目標

分析師將密切關注政府是否會調整或淡化「5.5%左右」的全年成長目標。這個目標是3月份宣布的,疫情和封控措施當時尚未對經濟造成嚴重破壞。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的經濟表現會遠遜於這一目標。

「本次會議最重要的動態可能是(成長目標)某種形式的正式後撤,」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分析師寫道。「這將是一件大事——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從未出現過官方數據未達標或實時修正成長目標的情況。」

有跡象表明,政府可能會調整有關目標的措辭,或者淡化其重要性,而不是直接修改目標。花旗經濟學家余向榮等人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一種選擇是將強調重點從整體成長轉向就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近表示,只要就業和物價穩定,經濟成長目標可具有靈活性。而李克強不是唯一一位淡化政府目標相關言辭的人。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強調,中國將堅持「動態清零」政策,「寧可暫時影響一點經濟發展,也不能讓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傷害。」

花旗經濟學家寫道,另一種策略可能是,將「5.5%左右」作為下半年的目標,而不是2022年全年。據其他經濟學家估計,鑒於上半年的經濟增速只有2.5%,要接近當前的目標,今年餘下時間的GDP增速將需要超過7%。

廣告

政策支持

額外的政策支持可能不在討論之列——至少目前如此。

中國政府一再強調不會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來促進經濟成長,這種立場可能不會轉變。

李克強最近表示,5月份出台的穩成長一攬子政策措施還有相當大發揮效能的空間。這可能意味著,在推出新舉措前,決策者想留出更多時間來判斷措施的效力。

同樣,中國央行也對寬鬆政策保持謹慎立場,稱「目前流動性保持在較合理充裕還略微偏多的水平上」。

不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可能會暗示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據彭博本月早些時候報導,財政部正在考慮的一種選擇是,提前下達明年部分地方專項債限額1.5萬億元人民幣(2,220億美元)。在今年上半年創紀錄地方債發行的基礎上,這可能會進一步提振基礎設施支出。

救援樓市

長達一年的樓市滑坡可能成為政治局關注的一個重點。最近的停貸風波可能會進一步拖累樓市銷售,並影響到銀行和開發商。

政治局可能會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政府的一項長期原則,旨在遏制投機性買房。

NatWest Group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培乾表示,市場將密切關注聲明中是否會保留這樣的措辭。她補充說,措辭的細微變化可能會為今年餘下時間潛在的政策突破提供線索。

鑒於銷售和價格的下滑已經持續了大約一年,還有許多公司發生了債務違約、放緩或停止了建設,高層領導人可能還會發布支持房地產市場需求和扶持開發商的指導意見。

渣打經濟學家丁爽等人一份報告中表示,可能會要求監管機構和地方政府為未完工項目融資提供便利,或由國有開發商接管未完工項目。在今年晚些時候中共二十大召開前,這些措施可能會「增強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預防系統性風險」。

動態清零

中國預計暫時還會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不過政治局可能會揭示出政府打算如何優化防疫策略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經濟的影響。

關於「動態清零」的任何措辭調整,包括任何會為最終退出這一策略奠定基礎的內容,都將意義重大,因為中國經濟活動的盛衰周期與疫情和政府的應對措施息息相關。

此次會議「將展示決策者對如何在動態清零與經濟復甦之間取得平衡的最新想法,」麥格理中國經濟研究主管胡偉俊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目前的任務是進一步放鬆動態清零,使其對經濟的破壞越來越小。」

中國已經對「動態清零」政策作出了一些調整,例如將入境人員隔離時間縮短至不到兩周,並減少了必須接受核酸檢測的次數。然而,沒有跡象表明這項試圖通過隔離和封控來阻斷疫情傳播的政策會發生根本性轉變。

鑒於新冠病毒的最新變種更具傳染性,這意味著今年餘下時間可能會延續當前啟啟停停的局面——減少限制後經濟活動回升,一有疫情爆發又重新實施限制。

原文標題

China’s Politburo Faces Tough Calls on Growth, Housing Crisis

(新增小標「政策支持」之後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