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021.31
    +16.34 (+0.10%)
     
  • 國指

    6,010.64
    -5.87 (-0.10%)
     
  • 上證綜指

    2,890.90
    +4.16 (+0.14%)
     
  • 滬深300

    3,409.29
    +10.02 (+0.29%)
     
  • 美元

    7.8066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82
    +0.0025 (+0.27%)
     
  • 道指

    40,589.34
    +654.27 (+1.64%)
     
  • 標普 500

    5,459.10
    +59.88 (+1.11%)
     
  • 納指

    17,357.88
    +176.16 (+1.03%)
     
  • 日圓

    0.0505
    +0.0001 (+0.10%)
     
  • 歐元

    8.4741
    +0.0082 (+0.10%)
     
  • 英鎊

    10.043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76.44
    -1.84 (-2.35%)
     
  • 金價

    2,385.70
    +32.20 (+1.37%)
     
  • Bitcoin

    68,060.91
    +991.10 (+1.48%)
     
  • CMC Crypto 200

    1,378.93
    +48.32 (+3.63%)
     

新冠疫苗明日黃花 復星康希諾營收兩極化

這兩家曾經因新冠疫苗受惠的醫藥公司,在疫情落幕後的首個季度,業績表現各走極端

重點:

  • 受惠於產品多元化,復星醫藥第一季收入輕微上升,但淨利潤大增116%

  • 康希諾同期營收大挫八成,更轉盈為虧,主要因為營銷及研發開支沉重

莫莉

隨著新冠疫情走向尾聲,曾經因疫苗銷售而賺得盆滿缽滿的醫藥企業風光不再,對於全面佈局製藥、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的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196.HK; 600196.SH)來說,疫情紅利的衰退,並不足以引起收入大幅變動;反觀依靠新冠疫情晉身「疫苗巨頭」的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6185.HK; 688185.SH),卻不得不面對業績被打回原形的尷尬局面。

復星醫藥和康希諾都曾受惠於新冠疫苗。2020年,復星醫藥向德國生物醫藥企業BioNTech(BNTX.US)引進了復必泰疫苗在大中華地區的商業化權益,雖然該疫苗最終未能引入中國內地市場,但是在港澳地區的銷售額,已足以為復星醫藥帶來大額收入,僅在2021年,復必泰的銷售規模就已超過10億元。

康希諾則在過去兩年分別推出肌肉注射式和吸入式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扭轉連續5年虧損的頹勢,其中2021年實現淨利潤19.1億元。

如今,中國新冠疫情在今年初終於消退,國內疫苗需求明顯降低,海外市場也在大幅萎縮。雖然近期中國不少地方出現二次感染病例,方正證券的研報認為,為了做好應對新冠二次感染的準備,相關疫苗和藥物儲備的需求或將短期回升。但是,此刻的疫苗市場競爭已經相當激烈,國內不但已有15款疫苗獲批,亦有多款可以預防Omicron 變異株的多價新冠疫苗獲准銷售,相信康希諾等疫苗企業難以復製2021年的輝煌業績。

復星醫藥產品線豐富

最新公佈的第一季財報顯示,「家大業大」的復星醫藥所受影響並不明顯,期內收入按年增長4.7%至108.7億元,淨利潤更飆升116%至9.87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經調整淨利潤則上升14.8%至9.19億元。

廣告

然而,康希諾的業績則大幅下滑,第一季營收約1億元,對比去年的4.99億元急降79.9%,期內更轉盈為虧,錄得1.4億元淨虧損,而去年同期盈利1.2億元。

先看看復星醫藥的業績,財報將第一季淨利潤的快速增長歸功於創新藥收入上升,其中2021年獲批上市的注射用曲妥珠單抗漢曲優第一季銷售5.39億元,按年增加66.7%;於2022年3月在中國境內開始銷售的抗癌PD-1藥物漢斯狀,今年第一季收入2.5億元,期內還新增獲批用於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為全球首款獲批該適應症的PD-1藥物。

除此之外,復星醫藥在其他疫苗、腫瘤和醫美等多個領域的研發管線也在逐步邁向商業化。其控股子公司研發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今年2月在國內III期臨床完成入組,ADC藥物FS-1502國內啟動乳腺癌的III期臨床,一款用於中重度皺眉紋的肉毒桿菌毒素在中國的上市註冊申請獲得受理。

康希諾轉型另闢蹊徑

至於季績不容樂觀的康希諾,對於營收和利潤的大幅變動,管理層在財報中解釋,主因是新冠疫苗需求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以及產品價格調整。除了兩款新冠疫苗之外,康希諾的現有管線包括2021年11月與2022年6月推向市場的兩款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以及腺病毒載體伊波拉病毒病疫苗。然而,這些疫苗推廣時間不長,難以彌補新冠疫苗收入銳減後帶來的空缺。

可是,在收入驟降的同時,康希諾仍保持著高額研發投入和銷售費用,導致其營業總成本高達3.38億元,其中研發費用僅減少5%至1.5億元,甚至比1億元的營收還要高,而銷售費用甚至大漲60%至5,498萬元。

或許康希諾管理層已經意識到公司不合理的支出規模,最近網上便流傳一份通知,聲稱上藥康希諾新冠疫苗生產基地「因外部市場環境變化,決定從4月4日開始暫停產線生產,期限約180天。」上藥康希諾由康希諾持股約49.8%,原本用於生產康希諾研發的兩款新冠疫苗。

在新產品青黃不接、疫苗銷售難有起色,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尚餘39.7億元的情況下,康希諾選擇另闢蹊徑尋找發展機會。4月21日,康希諾公告稱,將與其他合夥人共同出資發起設立私募基金,重點投資疫苗等生物醫藥領域的上游產業鏈、以及創新技術平台等項目。本次投資設立的基金目標籌集規模上限5億元,公司以自有資金認繳出資1.4億元,出資比例約28%。

藥企參投私募基金並非新鮮事,例如復星醫藥就曾多次參與設立或認購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對於擁有豐厚資金的企業而言,投資初創公司不僅可以獲得新的收入增長點,也有機會實現低成本的業務轉型,康希諾參投的私募聚焦疫苗產業鏈,就正是公司深耕的領域。

從估值來看,復星醫藥的市銷率僅1.2倍,反而康希諾的市銷率卻高達9.3倍,醫藥龍頭企業恒瑞醫藥(600276.SH)的市銷率更高達14倍,復星醫藥估值明顯偏低,可能與其創新藥大多來自控股子公司或授權引進有關。如今,新冠行情已經落幕,曾經曾享受過市場紅利的醫藥企業需要拿出更多成果,才能讓投資者恢復信心。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