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6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941.78
    -170.82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28 (+0.12%)
     
  • Vix指數

    12.66
    +0.72 (+6.03%)
     
  • 富時100

    8,146.86
    -16.81 (-0.21%)
     
  • 紐約期油

    78.49
    +0.04 (+0.05%)
     
  • 金價

    2,348.40
    -0.70 (-0.03%)
     
  • 美元

    7.8119
    +0.0020 (+0.03%)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日圓

    0.0494
    -0.0001 (-0.24%)
     
  • 歐元

    8.3605
    -0.0263 (-0.31%)
     
  • Bitcoin

    66,458.05
    +409.68 (+0.62%)
     
  • CMC Crypto 200

    1,382.40
    -35.47 (-2.50%)
     

新一輪貿易戰波濤洶湧 全球貿易舊秩序一去不返

【彭博】-- 隨著美國越來越多地借鑒對華策略、動用貿易武器,世界三大經濟體正在進入新的對抗階段。這可能會令全球進一步分裂,對維持了數十年的自由市場正統觀念構成挑戰,也讓歐洲面臨重大抉擇。

七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打響了對中國加徵關稅的第一槍,接下來喬·拜登帶領美國進入產業政策新時代。以拜登對中國輸美商品最新一輪的關稅加徵為標志的第三階段建立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之上:利用關稅來捍衛美國的利益,目前以補貼為政策核心,無遭受報復之虞。

31萬億美元的國際商業領域近年來經受住了一系列衝擊,其中包括美中貿易戰。這一次的關鍵在歐盟 —— 它一方面想要保住其自詡的多邊規則捍衛者角色,另一方面又擔心,在美國和中國實施扭曲市場的補貼和關稅之際,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和數以百億美元的投資會流失。

「川普把保護主義精靈從瓶子裡放了出來,」總部設在瑞士、跟蹤貿易政策的機構St. Gallen Endowment for Prosperity Through Trade的創始人Simon Evenett表示,「沒有人敢把它關回去。」

上周美國宣布加徵關稅後,中國暗示準備對進口美國和歐洲汽車徵收最高25%的關稅,威脅對大西洋兩岸實施報復。

這是因為歐盟對電動汽車補貼的調查即將結束,該調查可能會導致針對中國汽車出口採取防禦性措施。預計歐盟的關稅將大大低於美國,會根據一種不同的方式,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和程序。

廣告

華盛頓對中國電動汽車、半導體、電池、關鍵礦產和其他產品發起最新一輪猛攻的同時,還要求其他國家一道反對中國產業政策。按照美國的說法,中國的產業政策正在向全球傾銷廉價商品,而中國對這種指控予以反擊。

「更重要的是,這向世界其他地區發出信號,無論誰入主白宮,美國優先的總體政策方向以及跟中國局部脫鉤都將繼續下去,」前韓國貿易部長Yeo Han-koo表示。

隨著七國集團財長、央行行長和高級經濟官員周五在義大利湖濱度假勝地斯特雷薩舉行會議,貿易緊張局勢正伺機而動。經合組織(OECD)總幹事 Mathias Cormann對影響的程度感到擔憂。

「我們應該做的是改進全球化運作和實施的方式,」他向彭博電視表示,「但我們必須非常小心,不要因噎廢食。」

出口風險

由此導致的貿易分裂對中國、韓國或日本等國家的危害更大,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高於美國或許多歐盟國家。

疫情助長了保護主義情緒,但實際上也讓中國更加依賴出口推動成長。根據WTO數據,把香港計算在內,中國占全球出口總額的20%左右,是美國所占比重的兩倍。

這樣的依賴程度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中國在以WTO為中心的體系中發揮積極作用,並聲稱要遵守規則。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北京一直試圖與鄰國以及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等更遙遠的國家達成一系列貿易協議。

但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與製造業產值之間的失衡是美國和歐洲擔心北京當前政策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的核心所在。

由於美國兩黨政客已經讓許多選民相信,提高關稅和政府援助是拯救美國就業的手段,日益高漲的貿易保護主義熱潮幾乎暢行無阻。

WTO或是其他旨在實現貿易自由化的論壇上若無美國發揮領導作用,一些經濟學家會很難預料這場「比爛」大賽什麼時候才會停下來。

補貼氾濫

Evenett的Global Trade Alert研究小組數據顯示,14.1萬億美元全球出口中近70%與有補貼的對手展開競爭,高於十年前的50%左右。該機構跟蹤扭曲市場的政策。

Mercatus Center國際貿易專家、前白宮貿易經濟學家Christine McDaniel表示,如果中國進口商轉向其他地方下訂單,美國農民將成為最容易受到衝擊的群體之一。

她認為,世界貿易演進之路的規則正在改變,時光正在倒流。

「我們正在遠離WTO世界,本質上回到了關貿總協定的世界,彼時關稅和補貼氾濫,但各國都在試圖推動國際貿易便利化,至少是跟他們的一些合作夥伴,」她在談及20世紀90年代中期WTO成立之前的規則體系時表示。

歐盟面臨的多邊主義解體風險可能最高。歐盟的戰後經濟模式建立在基於規則的體系之上,這套體系鼓勵開放市場和競爭。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是引領開發中國家走同一道路的天然盟友。

現在,仍然支持遵守WTO規則的布魯塞爾官員開始感到孤立無援。

兩位歐洲官員表示,他們認為美國已經放棄了貿易規則和程序的原則,轉而採取主要基於經濟安全的做法 —— 保護國內新興技術並加強國內供應鏈。官員們稱,這種做法本質上試圖把中國排除在外。

誠然,歐盟已經變得更加果斷,最近已經採取了在幾年前還不可想象的行動。

歐盟接將完成一項為期近一年的調查,以量化北京對國內電動汽車生產商的補貼,這項調查可能會導致關稅出台。歐盟同時還在調查中國醫療器械採購行為。

歐盟的新工具

歐盟還推出其嚴格的經濟安全戰略,在控制可作軍用的技術、甄別敏感投資、以及降低供應鏈風險之間尋求調和。

一些官員認為歐盟對北京的做法很幼稚,而另一些官員則表示,除了捍衛基於規則的秩序,歐盟別無選擇,因為它趕不上美國和中國的投資和補貼規模。

這個由27國組成的聯盟內部要求徹底反思的呼聲越來越高。前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正在撰寫有關如何提高歐洲競爭力的報告,他曾呼籲保護歐盟的產業,以免在新技術競賽中進一步落後。

「我們相信全球公平的競爭環境和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期望其他國家也會這樣做,」德拉吉今年早些時候在演講中提到中國和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表示,「其他地區不再按規則辦事,正在積極制定政策以增強競爭地位。」

原文標題A New Trade War Offers No Easy Way Back for Old Global Order (1)

--聯合報導 William Horobin、Oliver Crook、Zoe Schneeweiss、Craig Stirling、Caroline Connan.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