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963.68
    +425.87 (+2.30%)
     
  • 國指

    6,718.86
    +158.19 (+2.41%)
     
  • 上證綜指

    3,154.55
    +0.23 (+0.01%)
     
  • 滬深300

    3,666.28
    +1.72 (+0.05%)
     
  • 美元

    7.8146
    +0.0008 (+0.01%)
     
  • 人民幣

    0.9240
    +0.0006 (+0.06%)
     
  • 道指

    39,387.76
    +331.36 (+0.85%)
     
  • 標普 500

    5,214.08
    +26.41 (+0.51%)
     
  • 納指

    16,346.26
    +43.46 (+0.27%)
     
  • 日圓

    0.0499
    -0.0001 (-0.12%)
     
  • 歐元

    8.4277
    +0.0040 (+0.05%)
     
  • 英鎊

    9.7920
    +0.0080 (+0.08%)
     
  • 紐約期油

    79.61
    +0.35 (+0.44%)
     
  • 金價

    2,378.90
    +38.60 (+1.65%)
     
  • Bitcoin

    62,973.14
    +1,957.18 (+3.21%)
     
  • CMC Crypto 200

    1,303.44
    -54.56 (-4.02%)
     

日元和人民币两大主心骨节节败退 亚洲或重温金融危机时压力水平

【彭博】-- 在美元的无情攻势下,亚洲两大最重要的货币一路败北,亚洲市场可能重现金融危机时的压力水平。

随着日本和中国与美联储的超鹰货币政策分歧日趋扩大,日元和人民币齐跌。美元高歌猛进之际,其他亚洲国家纷纷启用外汇储备打响货币保卫战,但日元和人民币未能守住阵脚,让大伙儿一起陷入水深火热。亚洲作为风险投资者青睐的目的地,其地位或受冲击。

“人民币和日元是主心骨,这两大货币贬值可能破坏亚洲贸易投资货币的稳定性,”瑞穗银行驻新加坡的经济和策略主管Vishnu Varathan称。“在某些方面亚洲市场正迈向全球金融危机时的压力水平,如果跌幅加深,下一步将是亚洲金融危机。”

中日经济和对外贸易关系对亚洲市场举足轻重。据中国政府公布,中国连续13年是东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是资本和信贷的主要输出国。

亚洲两个最大经济体的货币暴跌,或使海外基金将资金撤出整个亚洲市场,导致大规模资本外逃,从而爆发全面危机。抑或日元和人民币下跌可能引发亚洲货币争先恐后贬值,从而陷入恶行循环,导致需求和消费者信心滑坡。

“更大的威胁”

“外汇风险而非利率是亚洲国家的最大威胁,”星展集团驻新加坡首席经济学家Taimur Baig表示。“归根结底,所有亚洲国家都是出口国,我们可能会看到1997年或1998年时的情形再次出现,而不会造成大规模的连带损害。”

中国和日本在金融市场上的分量更为明显。 根据BNY Mellon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分析,人民币在亚币指数权重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日元是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三的货币,其贬值对亚洲货币已经产生重大影响。

廣告

随着美元飙升,亚洲两大货币对其他规模较小货币的潜在溢出效应还将上升,其走向愈发趋于一致。日元与MSCI新兴市场货币指数的120日关联性上周升至0.9上方,为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两者4月份时曾短暂呈负相关。

人民币和日元加速贬值加重溢出风险。上周美联储连续第五次加息后,美日货币政策分歧进一步扩大,日元上周四首次跌破1美元兑145日元大关,为20多年来首次。之后日本央行加强干预,日元抹去部分跌幅,但分析认为日元下跌已成大势,日本央行这一举措仅能起到减缓作用。

延伸阅读: 在岸人民币创8.11汇改来较中间价最大贬幅 逼近2%的波动限制

本月早些时候,在美联储的鹰派货币政策、以及清零防疫政策和地产市场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下,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元大关。上周五境内外人民币面对强势美元继续扩大跌势并突破7.12元,在岸汇率较中间价贬值幅度创下2015年8月11日市场化改革以来之最,并接近央行框定的2%波幅下限。

原文标题

Financial Crisis Redux Looms in Asia as Major Currencies Crack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