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021.31
    +16.34 (+0.10%)
     
  • 國指

    6,010.64
    -5.87 (-0.10%)
     
  • 上證綜指

    2,890.90
    +4.16 (+0.14%)
     
  • 滬深300

    3,409.29
    +10.02 (+0.29%)
     
  • 美元

    7.8066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82
    +0.0025 (+0.27%)
     
  • 道指

    40,589.34
    +654.27 (+1.64%)
     
  • 標普 500

    5,459.10
    +59.88 (+1.11%)
     
  • 納指

    17,357.88
    +176.16 (+1.03%)
     
  • 日圓

    0.0505
    +0.0001 (+0.10%)
     
  • 歐元

    8.4741
    +0.0082 (+0.10%)
     
  • 英鎊

    10.043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76.44
    -1.84 (-2.35%)
     
  • 金價

    2,385.70
    +32.20 (+1.37%)
     
  • Bitcoin

    68,091.97
    +995.71 (+1.48%)
     
  • CMC Crypto 200

    1,377.83
    +47.22 (+3.55%)
     

日圓兌美元跌破155關口 加大了日本當局干預風險

【彭博】-- 日圓兌美元匯率三十多年來首次跌破155日圓兌1美元,加劇了日本當局入市干預的風險。

日圓周三一度觸及盤中低點155.34日圓兌1美元,是1990年6月以來首次跌破155日圓。

「干預風險仍然很高,無論匯率價位如何,」 Brown Brothers Harriman市場策略全球主管Win Thin表示。

美國存託清算公司的數據顯示,投資者對賣出日圓兌美元和日圓兌歐元的合約的需求幫助推動了日圓周三的跌勢。其中包括一筆3億美元的期權買盤,給日圓即期匯率帶來壓力,該期權一個月後到期,持有人有權以1美元兌156日圓的價格賣出日圓。

日本官員一再表示,如有必要他們將採取必要行動來應對日圓過度波動的問題。該國當局強調主要關注日圓貶值的速度而不是某一個確切的匯率水平。

美國、日本和韓國上周發表三方聲明,表示他們將繼續就外匯市場發展密切溝通,同時承認日本和韓國對近期本幣大幅貶值的嚴重關切。

推薦閱讀:日圓兌美元上漲 此前鈴木俊一稱具備在必要時進行干預的環境

儘管3月份日本央行在2007年以來首次上調短期政策利率,但日圓今年迄今已下跌約9%,成為表現最差的G-10貨幣。中東緊張局勢加劇帶來油價上漲風險也加大了日圓的壓力,因為高油價可能會損害日本的貿易收支。

交易員和策略師們都在觀望日本央行周五結束的政策會議將做出什麼決定,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幾乎全都預計日本央行將維持貨幣政策不變。

InTouch Capital Markets Ltd.的高級外匯分析師Piotr Matys認為,出人意料的加息比外匯干預更有意義。雖然他也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穩定一種受重創貨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出其不意地加息」。

廣告

與此同時聯儲會將在下周發布貨幣政策決定,投資者正密切關注美國與日本之間的殖利率差。在日本央行周五利率決定之後,美國還將發布一項聯儲會青睞的通膨指標。

「財務省可能希望日本央行在周五政策會議後發表一些鷹派評論,」 荷蘭合作銀行外匯策略主管Jane Foley說。「不過,如果周五的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在高位,可能會強化美元漲勢。」

在日圓兌美元跌至151.95日圓之後,日本在2022年三次干預市場以支撐日圓。東京方面花了總計超過9萬億日圓(580億美元),基本上沒有招致美國等盟友的批評。

Bannockburn Global Forex LLC的首席市場策略師Marc Chandler說,2022年9月至10月的干預之所以成功原因在於其恰逢美國利率見頂,但「日本央行官員現在不能那麼有信心了。」

原文標題Yen Weakens Past Key 155 Level, Adding to Intervention Risk

--聯合報導 Yumi Teso、Robert Fullem.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