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475.92
    +268.79 (+1.48%)
     
  • 國指

    6,547.29
    +110.20 (+1.71%)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滬深300

    3,604.39
    -19.52 (-0.54%)
     
  • 美元

    7.8103
    -0.0030 (-0.04%)
     
  • 人民幣

    0.9264
    +0.0003 (+0.03%)
     
  • 道指

    38,675.68
    +450.02 (+1.18%)
     
  • 標普 500

    5,127.79
    +63.59 (+1.26%)
     
  • 納指

    16,156.33
    +315.37 (+1.99%)
     
  • 日圓

    0.0508
    +0.0002 (+0.45%)
     
  • 歐元

    8.4063
    +0.0284 (+0.34%)
     
  • 英鎊

    9.797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77.99
    -0.96 (-1.22%)
     
  • 金價

    2,310.10
    +0.50 (+0.02%)
     
  • Bitcoin

    63,170.61
    +3,713.57 (+6.25%)
     
  • CMC Crypto 200

    1,361.54
    +84.56 (+6.62%)
     

未壞都要換!中國家電協會指電器有「保鮮期」惹熱議

中國是否出現產能過剩,近日成為中美貿易磨擦的一個討論熱點,言猶在耳,中國家電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在黨媒發表文章,指家庭電器「和食品一樣有保質期」,沒壞就可以一直用是「認知誤區」,其言論旋即引起行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的疑問;有內地廠商坦言電視的利潤率只有0.5%,就像「大白菜一樣便宜」。

未壞都要換!中國家電協會指電器有「保鮮期」惹熱議。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未壞都要換!中國家電協會指電器有「保鮮期」惹熱議。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電器沒壞照用都是錯?

在北京的推動下,中國國務院三月推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設備更新、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以及標準提升四大行動,自此中國各地都出現電器「以舊換新」促銷活動。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在《學習日報》發表《以舊換新需要走出認知誤區》文章,指很多消費者認爲家電沒壞就可以一直使用、可以維修就不想更換、換家電是一種浪費行爲,都是「認知誤區」。他稱家電產品和食品一樣有「保質期」。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雪櫃和冷氣的安全使用年限爲十年,洗衣機、熱水器、抽油煙機爲八年。該會推算本來2022年重點家電應該有1.5億部要更換,佔內銷量比重超過80%,但實際上各項電器的更新比例只有五、六成,有大量「過期」家電「服役中」,姜風指老化電器有安全隱憂。

中國國務院三月推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自此中國各地都出現電器「以舊換新」促銷活動。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中國國務院三月推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自此中國各地都出現電器「以舊換新」促銷活動。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有參與廣交會的中國廠商表示商產品利潤率低、訂單減少,對歐美市場不存厚望。(John Ricky/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有參與廣交會的中國廠商表示商產品利潤率低、訂單減少,對歐美市場不存厚望。(John Ricky/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電器「像大白菜一樣便宜」

不過這篇文章發表後,惹來大量民眾質疑只是做促銷手段,也有人擔心會製造環保災難,有人直言「要更新,有錢再說,重點是沒錢,拿什麼更新?」;不過也有眼利的網民一語道破,指以舊換新明顯是在「搶救內需」,但內需不振,不就是因為大家手裡沒有錢了嗎?

廣告

家電業界強烈鼓勵消費者舊換新,連「保鮮期」的概念也用上,究竟中國家電有沒有出現產能過剩,或者可以從生產商的利潤率可見一斑。廣交會在上周一揭幕,路透社訪問了一位吳姓內地電視廠商,指電視機的利潤率已由前幾年的2%,降至現在只有0.5%,形容電器「像大白菜一樣便宜」,如果未來一兩年情況沒有改善,他們就要轉行了。另外有生產戶外取暖器的廠商負責人表示,今年一個大客訂單量比去年減少四分之一,對歐美市場不存厚望。

正在競逐連任的總統拜登上周出席拉票活動時表示,將會提出向中國進口鋼鋁材料產品徵收三倍關稅。 (AP Photo/Alex Brandon)。 (AP Photo/Alex Brandon)
正在競逐連任的總統拜登上周出席拉票活動時表示,將會提出向中國進口鋼鋁材料產品徵收三倍關稅。 (AP Photo/Alex Brandon)。 (AP Photo/Alex Brandon) (ASSOCIATED PRESS)

歐美倡供應鏈多元化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三月進出口數據,進出口、出口以及進口總額分別為5,008億美元、2,796億美元以及2,211億美元,年減幅分別為5.1%、7.5%以及1.9%,均大幅差於市場預期;進口低於預期,突顯國內需疲軟,三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0.1%,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按年減2.8%百分之二點八,連續十八個月下降,亦顯示出工業通貨緊縮持續存在。

受到歐美「去風險化」及「供應鏈多元化」,部分外國企業將生產線撤出中國或分散到其他國家,比較知名的企業包括東芝在2021年關閉最後一間工廠、2022年蘋果iPhone 14在印度組裝生產、佳能也將生產線遷回本國:而「產能過剩」成為美中兩國近月的新戰場,《華盛頓郵報》早前引述經濟學家指中國向全球大量輸出汽車、家電、電腦晶片和電子產品,揭開新一輪緊張貿易情勢的序幕。

歐盟近日亦接連就中國進口產品展開反補貼調查,電動車是重點招呼項目。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歐盟近日亦接連就中國進口產品展開反補貼調查,電動車是重點招呼項目。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華春瑩:產能過剩是針對中國

雖然對美國而言,輸入中國的低廉商品有助該國對抗通脹,不過同時可能影響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為了拉攏選民,正在競逐連任的總統拜登上周出席拉票活動時表示,將會提出向中國進口鋼鋁材料產品徵收三倍關稅,即由現時最高的7.5%,大幅增加至25%,以爭取國內鋼鐵業工人的支持,美國貿易代表署隨即表示將對中國啟動「301調查」。

另外歐盟近日亦接連就中國進口產品,包括電動車、太陽能電池板等綠色能源產品展開反補貼調查,引起中方強烈抗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平台貼文,駁斥西方有人一直將中國新能源行業的所謂「產能過剩」視為威脅,是針對中國新的敘事陷阱,亦是歪曲或忽視一些關鍵事實的謬論,強調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優勢,不是通過補貼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