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809.66
    +436.63 (+2.51%)
     
  • 國指

    6,148.33
    +157.77 (+2.63%)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滬深300

    3,689.52
    -10.98 (-0.30%)
     
  • 美元

    7.8307
    +0.0017 (+0.02%)
     
  • 人民幣

    0.9320
    0.0000 (0.00%)
     
  • 道指

    33,475.74
    -190.60 (-0.57%)
     
  • 標普 500

    4,284.50
    -15.20 (-0.35%)
     
  • 納指

    13,207.87
    +6.60 (+0.05%)
     
  • 日圓

    0.0521
    -0.0001 (-0.10%)
     
  • 歐元

    8.2764
    +0.0050 (+0.06%)
     
  • 英鎊

    9.5460
    -0.0080 (-0.08%)
     
  • 紐約期油

    91.22
    -0.49 (-0.53%)
     
  • 金價

    1,867.30
    -11.30 (-0.60%)
     
  • Bitcoin

    26,857.25
    -278.89 (-1.03%)
     
  • CMC Crypto 200

    578.86
    +0.10 (+0.02%)
     

比亞迪成本贏勁敵

比亞迪新型號電動車備受看好。
比亞迪新型號電動車備受看好。

全球電動車市場貿易壁壘愈趨分明之際,投資大行瑞銀最新拆解內地電動車「一哥」比亞迪股份(01211)新型號電動車海豹,發現其較同業特斯拉(Tesla)的Model 3及上汽大眾的ID.3有約15至35%的成本優勢,又料一旦美國全方位限制向中國出售晶片,比亞迪可以通過國產供應鏈量產,即突破美國的技術掣肘。汽車股昨個別發展,比亞迪收市倒跌0.16%,收報247元;「造車新勢力」蔚小理的蔚來汽車(09866)、小鵬汽車(09868)及理想汽車(02015)跌幅介乎1至3%。

設計及技術具生產優勢

瑞銀昨舉行比亞迪海豹電動車拆解研究結論及汽車零部件展示分享會,就LFP刀片電池、電子電氣架構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進行深入分析。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表示,海豹在設計集成及技術上具生產優勢,而非單純在工資上有競爭力。

他又提到,觀乎海豹定價在2.51萬美元(約19.57萬港元),毛利率有16%、除息、稅前利潤(EBIT)率則為5%。至於比較造車成本及定價,海豹跟Model 3相比低15%之餘,亦較德國砌的上汽大眾電動車ID.3便宜逾35%。

此外,該行假設歐盟向華電動車最終加徵關稅,雖然海豹的潛在售價將會提高至3.5萬美元(約27.3萬港元),惟要將一整套海豹送至歐洲砌車,成本仍較歐洲車企所砌的便宜25%,對歐洲普通車企品牌仍構成一定衝擊,不過要與歐洲豪華車一較高下仍有難度,原因是歐洲豪華車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涉及歷史、文化等因素。

倘美禁售晶片 仍可量產

與此同時,瑞銀在拆件海豹之後,估計海豹約有75%部件屬自家組件,多於Model 3的68%,又指兩者的技術差距已經大幅收窄,其中比亞迪在數碼體驗、5G連接較強,特斯拉則在人工智能(AI)及自動駕駛領域較好。

不過,海豹現時仍有8%零部件來自全球供應商,涉及採用瑞典企業維寧爾(Venoeer)的ADAS傳感器及高通5G晶片。該行就指,由於電動車所要的晶片技術較手機低,而觀乎現時華為在禁令下仍有能力「自己砌機」,相信一旦美國全面向華禁售晶片,比亞迪都繼續可以通過國產供應鏈量產。

要留意的是,市傳內地已經要求國產電動車須使用本國電子零件。據日媒報道,內地早在去年11月已經向其國內大型電動車廠作出內部指示,指必須使用中國國產的半導體等電子零件,且訂定目標值,未達標可能會被受罰。

報道又稱,內地未來很可能將美國、歐洲、日本生產的半導體等電子零件,排除在中國國產的電動車使用之外,目標是要完善電動車製造的國內供應鏈。

國產車企料2030剩12間

內地電動車市佔率方面,瑞銀預料,中國電動車在全球的銷量將由2020年的17%,翻一倍至2030年的33%,估計車企整合過程仍在進行,而在2030年前後內地會約有10至12間主要車企透過不同業務方式營運,惟此消彼長下令傳統車企在全球市佔率由2022年81%跌至58%。

另消息指,Tesla與沙特阿拉伯結盟,就建電動車工廠展開早期談判,而沙特阿拉伯亦冀透過此舉展示其經濟多元化,擺脫對石油產業的依賴。

據悉,沙特阿拉伯亦正考慮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頭托克(Trafigura)位於剛果的鈷和銅項目提供融資,變相有助Tesla在沙特的車廠供貨。

若然成事,Tesla或在2030年實現每年銷售2,000萬輛電動車,不僅遠超其去年約130萬輛銷量,亦較去年全球最暢銷的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Toyota)約1,050萬輛銷量為高。Tesla、沙特阿拉伯政府以及托克均未對消息置評。

鞏旻(左)手持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表示,海豹非單純在工資上有競爭力。
鞏旻(左)手持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表示,海豹非單純在工資上有競爭力。
廠商指導價及EBIT利潤率
廠商指導價及EBIT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