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021.31
    +16.34 (+0.10%)
     
  • 國指

    6,010.64
    -5.87 (-0.10%)
     
  • 上證綜指

    2,890.90
    +4.16 (+0.14%)
     
  • 滬深300

    3,409.29
    +10.02 (+0.29%)
     
  • 美元

    7.8066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82
    +0.0025 (+0.27%)
     
  • 道指

    40,589.34
    +654.27 (+1.64%)
     
  • 標普 500

    5,459.10
    +59.88 (+1.11%)
     
  • 納指

    17,357.88
    +176.16 (+1.03%)
     
  • 日圓

    0.0505
    +0.0001 (+0.10%)
     
  • 歐元

    8.4741
    +0.0082 (+0.10%)
     
  • 英鎊

    10.043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76.44
    -1.84 (-2.35%)
     
  • 金價

    2,385.70
    +32.20 (+1.37%)
     
  • Bitcoin

    68,137.14
    +972.79 (+1.45%)
     
  • CMC Crypto 200

    1,378.42
    +47.82 (+3.59%)
     

港股IPO力保三甲 今年集資額審慎樂觀

環球IPO市場去年逆風前行,港交所全年只有90隻新股上市,集資額更大降68%至1,046億港元,但仍能險守全球集資榜三甲位置

重點:

  • 港交所計劃推出雙幣股票「雙櫃枱莊家制」、減低投資者成本的「FINI平台」和降低5個「特專科技行業」的上市門檻,對今年推動新股來港上市有積極意義

  • 不過有分析認為,美國中概股會計底稿審查爭議暫時平息,令中概股集體退市風險下降,或減慢回流港股步伐

陳嘉儀

過去一年,受俄烏戰爭引爆歐洲能源和通脹危機、美國聯儲局重手加息,以及中國反覆爆發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環球資本市場驚濤駭浪。因應股市調整,企業估值嚴重受損,連帶首次公開募股(IPO)集資活動也明顯放緩。

根據會計師行安永的統計,去年全球新股上市共1,333宗,同比下降45%;集資額1,795億美元(1.24萬億元),跌幅高達61%。畢馬威提供的數據則顯示,美國市場集資額下降超過九成,納斯達克和紐約證券交易所十年來首次在全球集資榜退居第9和第11位;反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集資527億美元及288億美元,包辦冠、亞軍寶座,展現中國IPO市場的較強韌力。

港股IPO市場則先苦後甜,上半年表現乏善可陳,只有27只新股上市,集資總額197.3億港元(178億元)。至7月開始回勇,由天齊鋰業(9696.HK; 002466.SZ)集資135億港元揭開序幕,8月上市的中國中免(1880.HK)更籌集184億港元,成為全年「集資王」,加上集資101億港元的新股中創新航 (3931.HK)於10月上市,協助港股IPO市場從後趕上。隨着恒指10月觸底反彈,新股上市步伐加快,下半年共有63隻新股上市,合共集資848.4億港元,按年大增3.3倍。

廣告

以全年計,港股憑藉最後一個月共有21隻新股連環登場,累計錄得90宗新股上市,以總集資額1,045.7億港元趕過韓國,登上全球集資榜季軍。雖然力保三甲位置,但上市新股宗數仍比2021年減少8.9%,集資額更大削近68%,而且上市首日「潛水」的新股多達35隻,實際上只能說是慘勝。新股行業種類也出現變化,由過去幾年由大型科技股和生物科技股主導,變成以工業和新材料、零售、消費品及服務業為主。

值得留意的是中概股回流情況持續,去年共有11家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到港股掛牌,其中蔚來(NIO.US; 9866.HK)、貝殼控股(BEKE.US; 2423.HK)、金融壹賬通(OCFT.US; 6638.HK、騰訊音樂(TME.US; 1698.HK)、BOSS直聘(BZ.US; 2076.HK)和金山雲(KC.US; 3896.HK)均採取介紹形式上市,未有於市場集資,餘下5家集資規模也相對較小,對推動港股集資額幫助不大。

會計四巨頭同看好

踏入2023年,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減慢加息步伐,加上中國全面通關,有利環球經濟復甦。如果全球通脹下半年逐漸受控,各國加息步伐有望減慢,協助修復市場及企業估值,推動全球IPO市場復甦。

德勤資本市場服務部預測,在多個利好因素支持下,港股今年將迎來110宗新股融資,籌集約2,300億港元。畢馬威也預期市場情緒穩定回升,吸引較早前延遲上市的公司重啟計劃,由於已有超過120家公司提交申請,估計全年最少有90宗新股上市,集資總額1,800億港元:加上羅兵咸永道和安永同樣預測全年集資額達2,000億港元,反映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均看好港股IPO融資額今年將會大升。

此外,港交所即將落實的一系列新措施,對新股市場也有積極意義。中國證監會去年9月宣布,將推動在香港主要上市的外國公司納入「滬深港通」南向交易,並研究容許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枱。港交所因此配合推出雙幣股票「雙櫃枱莊家制」,預計今年上半年開始登記程序,或有助吸引外國公司和雙櫃枱證券到港股上市。

至於去年7月落實推出的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平台,將全面簡化及數碼化IPO程序,預期6月推出,其最大優勢是採納「T+2」結算期,比現時認購新股的「T+5」大為縮短,降低投資者資金成本,並改善新股在認購期內凍結大量資金的情況。

港交所也計劃在《上市規則》增加18C章,降低新一代資訊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及農業技術等5個「特專科技行業」的上市門檻,諮詢期已於去年12月中屆滿,可望首季落實執行,為全年新股集資額提供動力。

中概股或減慢回港

展望今年,市場預料最少有10家集資額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籌備到港股上市,當中包括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螞蟻集團、安踏體育(2020.HK)旗下亞瑪芬體育,以及香港保險商富衛集團等。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稱,隨著市況改善,吸引大型企業啟動招股,對今年香港新股市場審慎樂觀。不過他同時指出,過去兩三年困擾美國上市中概股的會計底稿審查爭議,隨著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派員到香港進行實地視察、並於12月15日宣稱首次能夠全面審查中概股的會計底稿,緩解了200多家中國公司被強制退市的風險,或意味中概股回流港股的迫切性降低。

溫傑指出,市傳電商拼多多(PDD.US)和智慧物流生態平台滿幫集團(YMM.US)已經擱置回歸港股上市的討論,所以他估計中概股到港交所上市的速度或會減慢,令港股市場今年的新股數目減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