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809.66
    +436.63 (+2.51%)
     
  • 國指

    6,148.33
    +157.77 (+2.63%)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滬深300

    3,689.52
    -10.98 (-0.30%)
     
  • 美元

    7.8305
    +0.0016 (+0.02%)
     
  • 人民幣

    0.9318
    -0.0002 (-0.02%)
     
  • 道指

    33,507.50
    -158.84 (-0.47%)
     
  • 標普 500

    4,288.05
    -11.65 (-0.27%)
     
  • 納指

    13,219.32
    +18.05 (+0.14%)
     
  • 日圓

    0.0522
    -0.0000 (-0.04%)
     
  • 歐元

    8.2753
    +0.0039 (+0.05%)
     
  • 英鎊

    9.5510
    -0.0030 (-0.03%)
     
  • 紐約期油

    90.77
    -0.94 (-1.02%)
     
  • 金價

    1,864.60
    -14.00 (-0.75%)
     
  • Bitcoin

    27,175.03
    +224.82 (+0.83%)
     
  • CMC Crypto 200

    579.66
    +0.90 (+0.15%)
     

渾水專欄|「Newsletter」可能是自媒體生態演變的新模式(渾水)

「Newsletter」可能是自媒體生態演變的新模式
Newsletter的主要內容,就是將一些長篇新聞改寫為短篇及易於閱讀的新聞摘要。

最近,我對一個新興的媒介傳訊方法特別有興趣。它就是Newsletter(電子報)。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主要是我看到了一些台灣創業網站,它提到歐美有些自媒體越來越常使用Newsletter,跟讀者緊密互動。

例如,美國就有一間只有一人營運、摘要科技新聞的電子報媒體 TLDR,只靠廣告銷售,一年便創造了近500萬美元的收入。

Newsletter的主要內容,就是將一些長篇新聞改寫為短篇及易於閱讀的新聞摘要。如果讀者讀過新聞摘要後,想深入了解新聞詳情,可以點擊摘要旁附帶的新聞超連結,前往原新聞網站繼續閱讀長篇版本或相關文章。

Newsletter也可以有一部分「編輯精選」(Editor’s Picks),由資深編輯親自揀選合適自家讀者的內容,大大鞏固了讀者群的用戶黏性。

由於這類Newsletter命中很多現代讀者「時間不夠用」的痛點,於是便一舉吸引了不少追隨者。而且Newsletter操作結構簡單,一鍵即可訂閱,對大多數網絡原住民來說,便成為了日常必備的重要新聞來源。

不過,於我感覺而言,華人世界的自媒體暫時還好像不太懂得利用Newsletter 的特性去留住讀者。

過往很多大機構慣常使用「批量電郵」(mass mail)來連結公眾用戶,導致我們對這類型電郵理所當然覺得這是「垃圾電郵」,本能性地自動忽視這類郵件。

不過,如果寄件者是讀者信得過的人,例如是自己長期追蹤的 KOL、自媒體,讀者就會格外關注由這些「信得過的寄件者」所寄出的電郵。如果KOL、自媒體利用這個心態,積極利用Newsletter去連結讀者,肯定大有可為。

為讀者群提供具質素內容

加上現今像Facebook、Instagram之類的主流社交媒體,過份依賴自家演算法。作為內容產出者,要時刻engage到絕大部分讀者,便要「懂得」玩演算法,利用嘩眾取寵的方式來吸引讀者眼球。但是,遭犧牲掉的,就是產出內容的質素和深度營養。

如果自媒體懂得善用Newsletter,就可以為自己的讀者群,提供更具系統性的新聞資訊和時事分析。

現在有很多時事KOL在讀新聞,分析時事,也吸納到很大班讀者群。主要因為過去幾年的特殊政治事件,這些時事KOL可以從中得到了很多課金讀者,賺一大筆錢。

不過,只要用心一想,時事KOL讀新聞的方式,不就是跟Newsletter異曲同工嗎?它們同樣是滿足大眾讀者接收新聞的需要。

我自己在網絡上也勉強稱得上略有名氣。可是,我又不想做一些只讀新聞的時事KOL,因為我覺得自己的marginal productivity應該要拿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因此,我的團隊同事現在正善用盛行的 AI 科技,通過我自家【渾水實用商業檔案】YouTube頻道,向讀者發放類近於 Newsletter 形式的人工智能新聞摘要。而這些新聞摘要的一手來源,便是來自與我很親密的合作夥伴《華爾街日報》及《日經新聞》。

這種做法,便是我透過考究 Newsletter 的操作模式而變異出來,效果殊途同歸。

渾水

本欄逢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