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4 小時 14 分鐘
  • 恒指

    18,460.70
    +57.70 (+0.31%)
     
  • 國指

    6,553.27
    +21.28 (+0.33%)
     
  • 上證綜指

    3,077.89
    -8.92 (-0.29%)
     
  • 滬深300

    3,602.60
    +22.68 (+0.63%)
     
  • 美元

    7.8183
    -0.0012 (-0.01%)
     
  • 人民幣

    0.9262
    +0.0006 (+0.06%)
     
  • 道指

    38,571.03
    -115.27 (-0.30%)
     
  • 標普 500

    5,283.40
    +5.89 (+0.11%)
     
  • 納指

    16,828.67
    +93.67 (+0.56%)
     
  • 日圓

    0.0498
    -0.0001 (-0.18%)
     
  • 歐元

    8.5273
    +0.0040 (+0.05%)
     
  • 英鎊

    10.0120
    +0.0030 (+0.03%)
     
  • 紐約期油

    73.70
    -0.52 (-0.70%)
     
  • 金價

    2,365.20
    -4.10 (-0.17%)
     
  • Bitcoin

    69,154.86
    +768.12 (+1.12%)
     
  • CMC Crypto 200

    1,449.18
    -18.76 (-1.28%)
     

渾水專欄|還原創業基本步 Bootstrapping創業模式更為可取(渾水)

還原創業基本步 Bootstrapping創業模式更為可取
Bootstrapping是一種不求人的創業模式。 (mirsad sarajlic via Getty Images)

人人談到創業,作為管理層,首先需要思考公司的生存問題,如確保公司能夠繼續運作,最終達至收支平衡,盡快回本及利潤最大化。在創業的世界,不少企業人起初依靠自力更生、低成本創業,成功協助企業在各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分一杯羹,開始有人將此種創業方式命名為Bootstrapping。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Bootstrapping創業模式

如上文所述,Bootstrapping是一種不求人的創業模式。字面上,Bootstrap意指為「鞋帶」,之所以它引伸至創業,是因為有一位作家名為Rudolf Erich Raspe在撰寫小說The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時,主角用一條鞋帶(Bootstrap)成功從沼澤逃脫,過程中完全沒有依賴其他人的幫助。故此這個故事經過後人的認識後應用至創業上。

回到商業世界,Bootstrapping的創業方式意指透過財務自主,不受任何投資者注資下,完全只依靠自身的能力去應付公司的開支及運作。常用的方法包括:存款、信用卡、拖延應付帳款(Accounts Payable)、催收應收帳款(Accounts Receivable)、減少存貨(Inventory)、提早開始賺錢、針對市場需要提升服務及產品質素等。

Bootstrapping創業模式與經濟起伏

然而,尤其是近數年,Bootstrapping的概念在企業家眼中可謂亟不受歡迎。簡單而言是因為早三年的環球經濟的低息或零息環境,導致市場充滿熱錢,過多閒錢,資本成本(Cost of Capital)被壓低,故此市場充斥大量創投(Venture Capital)及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投資者則利用它們籌劃上市集資滾大錢,而把持Bootstrapping觀念,默默耕耘經營企業的創業家,面對人人搵快錢下,則被迅速邊緣化,甚至嗤之以鼻。

廣告

而這些創投及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層追求的不是希望有生存業務,而是希望利用公司業務訴說一個動聽故事給投資者注資。以瑞幸咖啡為例,它本身的業務並非賺錢的項目,而公司主事人則利用金融技巧,憑着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投資者注資,導致公司的業務不正常地急速擴張,最終它亦逐漸變成一隻大型企業,以至上市公司。

近年,越來越多創業公司也是循這個方向發展,竭力尋找投資者注資,擴張以及上市,遂形成一個產業鏈以及集資方程式。所以,對創投主事人來說,他的公司擁有獨立經營能力與否,相對變得微不足道,也不太重要,因為能否經營業務成功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他能夠利用業務說一個動聽故事說服投資者樂意注資去協助公司上市集資。

時移勢易,現在進入加息周期,撰文之時美國聯儲局宣佈再度加0.5厘,股市進入熊市,大多創投及私募股權投資由於資本成本亦隨着環球各央行加息亦隨之上揚而無法存活。不少初創公司亦不能倖免創投及私募股權投資的命運,例如最近成為熱話的SBF,其他加密貨幣公司及加密貨幣交易所本來在低息下營運尚可,大家仍可利益均霑,在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知道加密貨幣公司,再加上自身業務問題,在加息周期下,大多是無法繼續經營下去,許多人亦隨之損手爛腳,欲哭無淚,甚至身家一夜歸零。

回歸Bootstrapping創業基本步

隨着環球經濟欠佳,近月有人當提及創業之時,開始再次弘揚Bootstrapping 的概念。可以預期大部分投資者短期內不會注資至相關創投企業,即使他們樂意注意注資,他們至少也需要等待兩至三年回本期,故此他們對目下注資創投與否,大多選擇遠而避之,也是正常不過的事。而企業自身是否擁有獨立經營及財務自主的能力,此時此刻則顯得更為重要。

以本人創業為例,我的公司業務也是注重盈利及生存能力為主,當然我亦希望找到投資者樂意注資,奈何我不是一位擅長說動聽故事說服他人的人,故此我的業務一直沒有投資者樂意注資,成功營運與否依靠的是我的財政以及日常營運項目是否存在發展土壤。

然而,我也很慶幸我手上曾經創業的數間公司及項目曾經找到一些天使投資者(Angel Investors)投資,而且在該項目成功運作後,我能夠成功向投資在我企業的天使投資者們派息以及成功回本,大家皆大歡喜。

回想起,我亦很感恩。因為拖欠別人人情債是難以償還的,但是當時我能夠協助公司回本以及定期派息給他們,大家無拖無欠,合作愉快。事後發現,原來創業這回事,有時或許經歷跌宕起伏,但不是大家想像這麼困難,最終也托賴先苦後甜,獲得一些成果,對得住支持我的投資者及員工。雖然以Bootstrapping方式做生意的企業,在創業上是擁有較少的離開空間(Exit Space),然而,在此惡劣的營運環境,它顯得更有其可取之處。

渾水

本欄逢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