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72
    -0.03 (-0.24%)
     
  • 富時100

    8,174.78
    +32.63 (+0.40%)
     
  • 紐約期油

    80.33
    0.00 (0.00%)
     
  • 金價

    2,328.00
    -1.00 (-0.04%)
     
  • 美元

    7.8079
    -0.0022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1
    -0.0001 (-0.24%)
     
  • 歐元

    8.3663
    -0.0146 (-0.17%)
     
  • Bitcoin

    65,234.86
    -534.84 (-0.81%)
     
  • CMC Crypto 200

    1,358.12
    -31.28 (-2.25%)
     

無懼降息預期與失業激增!澳元本周強漲逾1% 銅價暴漲有望助推升勢

受就業數據表現不佳拖累,加上中國今 (17) 日公佈的經濟數據好壞參半,澳元兌美元(USDAUD) 匯率今日從 4 個月高點小幅回落 0.667,但本周升幅仍逾 1%,因為澳洲政府周二 (14 日) 公佈財政預算案中的《澳洲未來製造法案》帶來重大利多。

《澳洲財經見聞》報導,即便昨日公佈的 4 月失業率意外升至 4.1%,加上財長 Jim Chalmers 稱通膨目標年底就會實現,引發資本市場減少對澳元計價行為,但澳元兌美元仍強漲並在高檔震盪,主要因為國際市場對澳洲未來的第二波「礦石盛世」的樂觀情緒,以及其他國家即將降息導致的貨幣貶值。

早在 1850 年代,澳洲就透過淘金熱吸引許多移民,隨後的一百多年又經歷兩次主要的鐵礦砂熱潮,其中在 2000 年到 2010 年之間的這一波鐵礦砂熱潮,正是得益於澳洲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對房地產和基礎建設等大型專案的扶持。

根據 RBA 數據,在 1970 年到 2005 年之間,礦石相關投資在澳洲 GDP 中的佔比大約維持在 1% 到 3% 之間,以 2000 年為例,當時礦石投資及貿易產值僅佔澳洲 GDP 的 1%,大約只有 66.56 億澳元,到了 2010 年,礦石投資及貿易幾乎佔到當年 GDP 的 9%,而澳元兌美元同期表現,在 2001 年到 2011 年之間累計升值 126.39%,可見原物料出口興盛與否,決定澳洲國運。

報導指出,在降息預期和失業率激增的背景下,澳元依舊強升,很可能是因為第二波「礦石盛世」,只不過應該叫做「銅礦盛世」。

廣告

《彭博資訊》數據顯示,銅礦價格近期持續走漲,從今年初的每噸 8091 美元上漲到了周四 (16 日) 的每噸 10220 美元,3 個月內上漲 24.3%。

銅礦之所變得如此炙手可熱,主要因為澳洲新公佈的年度預算案中,未來 10 年將投資 227 億澳元加碼支持再生能源產業,而銅礦恰好是再生能源的核心所在,無論是蓄電池還是太陽能或風能發電,都需要銅。

根據麥肯錫報告,1 兆瓦 (MW) 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需要 5.5 噸銅,一個常規風能發電站更需要約 7000 噸銅。若按照每噸 10220 美元計算,一個常規風能發電站光在銅這一材料的成本就達到 7200 萬美元。

根據澳洲地質局數據,澳洲在 2022 年共生產 83 萬噸銅礦,全球排名第 8,僅次於印尼的 920 萬噸跟俄羅斯的 100 萬噸。雖然產量不算高,但澳洲銅礦蘊藏量卻是全球第二,僅次於智利。

所以,未來加速發展的能源轉型,加上隨之而來大量需求,銅礦將會成為澳洲在 21 世紀的第二場礦石盛世。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