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期金高收逾3%
外圍金價突破1800美元。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放慢加息步伐的言論,繼續支持金價。 紐約2月期金收市報每盎士1815.2美元,升55.3美元,升幅3.14%。 現貨金在1803美元附近。
外圍金價突破1800美元。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放慢加息步伐的言論,繼續支持金價。 紐約2月期金收市報每盎士1815.2美元,升55.3美元,升幅3.14%。 現貨金在1803美元附近。
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去年12月樓價指數報332.5點,按月下跌約2%,連跌7個月,返回2017年4月低位。總結2022年,差估署樓價指數跌15.6%,與2021年9月高位比較更錄得16.5%的跌幅,終止連續13年的升勢。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去年12月相信是樓市最差的月份,內地疫情反覆,各項負面情緒充斥,令單月錄得2%的跌幅。但踏入2023年,多項利好消息湧現,香港解除防疫措施,落實與內地通關,令股市金市皆錄得不俗升幅,樓市通常緊隨其後。他指出,農曆新年一、二手成交明顯較去年暢旺,雖然通關未直接帶動物業市場成交量,現時9成買家為本地剛需客,大部分因怕通關後樓價被搶高而加快入市步伐。相信二手成交彈升,亦會給予發展商信心加快推盤,量升價升,小陽春已出現,料樓價已成功尋底,於首季有望反彈3至5%。若經濟復甦步伐不停,加上美國年內或將停止加息,各利好因素將有助樓價於今年內補回失地,料2023年私人住宅樓價有望上升15%。 租金方面,去年12月差估署租金指數不跌反升,按月微升0.3%,全年計租金指數錄3.7%跌幅。陳永傑指,租賃市場反映住屋的剛性需求,於疫情影響下樓價下跌
泰國財政政策辦公室主任Pornchai Thiraveja表示,由於出口、公共投資和私人消費放緩,泰國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增長3%,低於之前預測的3.4%。受助於中國重新開放,他料今年泰國接待2750萬人次外國遊客,多於之前預計的2150萬。泰國財政部維持今年GDP增長3.8%展望不變,因料得益於旅遊業和國內需求反彈。(WL)
據中國駐挪威大使館官網消息,原外交部港澳台事務司司長侯悅於1月19日抵達挪威出任駐挪威大使,其後於1月26日向挪威國王哈拉爾德五世遞交國書,雙方就中挪關係等進行親切友好交談。侯悅轉達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哈拉爾德五世國王的親切問候,並指在兩國元首的共同引領下,中挪政治互信更加鞏固,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兩國友誼不斷深化,她作為新任駐挪大使,將積極落實兩國元首共識,推動中挪關係在新時代繼續健康穩定發展。哈拉爾德五世國王對侯悅履新表示歡迎,挪方願與中方持續加強聯繫交流,增進雙邊友好合作,更好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ST)
衛龍(09985.HK)今日(27日)平開報10.5元,早市反覆向好,午後升幅顯著擴大,最多升14.3%,高見12元創上市高。現報11.86元,升近13%,成交275.82萬股,涉資3,055.56萬元。現價較上月中旬上市價10.56元,高出12.3%。 公司是內地辣味休閒食品企業,按2021年零售額計,衛龍於內地所有辣味休閒食品企業中排名第一。上月上市共發售9,639.7萬股,當時引入三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5,455萬股;10%公開發售則獲14.3倍超購,認購一手中籤率70%。股份以偏向招股範圍(10.4至11.4元)下限定價,集資淨額約8.99億元,上市聯席保薦人分別為大摩、中金及瑞銀。 聯席保薦人之一中金上星期發表報告,首予其「跑贏行業」評級,目標價12.6元,認為其將發揮產品、研發、生產等層面綜合優勢,有望擴大市場份額。(da/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日本寒潮持續,全國多地氣溫續跌至零度以下,北海道陸別市今早錄得零下29.4度,札幌零下10.1度;新潟市上午3個小時降雪量達9厘米。日本氣象廰指,雖然寒冷天氣開始減緩,但警告由北至西的日本海沿岸地區今天續會下大雪。預料冷鋒會向東移,至周六冷空氣將會增強。至周六早上的24小時,新潟縣和北陸預期降雪達60厘米,近畿地區亦會有50厘米。受積雪影響,交通意外增加,多條公路要臨時封閉。另外,新幹線預告,京都神戶線、大阪環狀線及京阪神地區的多條線路明早可能停運,呼籲乘客出門前查詢最新列車資訊。 (ST)
富時羅素公布,收到美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確認,商湯(00020)目前不受限於美國禁止該國投資者持有其股份的制裁。因此,在今年3月進行的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GEIS)半年度資格評估中,商湯符合資格成為候選納入股份。商湯午後升幅擴大至21.24%至2.74元。去年中,華府將5家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理由是「涉嫌支持俄羅斯軍事和國防工業」。商湯並不在該批名單中,但市場仍擔憂潛在在可能性。美方一度指責商湯在新疆提供監控設備,及將其納「中國軍工企業」黑名單,禁美企參與投資,導致商湯上市推遲至2021年12月30日才在港上市。(SY)
差估署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32.5點,較11月的339.4點再跌2.03%,連跌7個月,但跌幅收窄至近5個月最少。總結2022年,樓價累跌15.59%,而與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398.1點比較,則累跌16.48%。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樓價去年在極差環境下大跌近15.6%,今年通關復常,市況逆轉,樓價料顯著反彈,全年預計升逾一成。 陳海潮指出,去年12月差估署樓價指數已跌至2017年5月以來的68個月(即逾5年半)新低;而連跌7個月,亦是繼2002/03年沙士時期之後的最長跌浪。至於全年累跌15.59%,除終止過去連續13年(2009至2021年)的升浪外,更是自1999年起24年以來的最大按年跌幅。 去年12月樓價指數跌幅略為收窄,主要反映11及12月內地開始放寬防疫檢疫限制,令通關初現曙光。其後內地於12月底公布會自今年1月8日起恢復通關,對市場即時產生良好效應,故料下次公布的1月樓價指數跌幅會進一步收窄至1%左右,而2月料持平,3月冀開始輕微反彈。 展望2023年樓價走勢,相信通關效應尚待發揮,海內外資金將陸續入市,加上引入高端人才計劃支持下
《路透》引述消息指,網上支付營運商Stripe已聘請高盛和摩根大通,探討首次公開招股或其他方案,使員工有機會向私人投資者或在公開市場出售該公司股份。消息人士指,Stripe的目標是在一年內作出其中一項安排,如果安排私募配售,買家將承擔稅務成本。報道指,2021年的一輪融資對Stripe的估值為950億美元,但消息人士指,該公司最近將調低自身估值至650億美元。 (ST)#Stripe
據中國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消息,來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春運第20天(26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及民航共發送旅客4356.4萬人次,較上日增長23.4%,按年增長85.9%,較2019年同期則下跌46.9%。全國高速公路總流量5629.5萬輛次,其中小客車流量5443.8萬輛次,按日增10.8%,按年增33.3%,較2019年同期增23.7%。 (ST)
俄羅斯再向烏克蘭發動新一輪猛烈襲擊,最少11人死亡。日本宣布新的制裁措施作為回應,禁止向俄羅斯出口關鍵戰略物資,同時凍結俄多人和實體的資產。日本經產省指,日本將禁止向俄羅斯運送可用於增強軍事能力的物資,包括半導體設備和零件、機械人、發電機、炸藥和疫苗等。新的出口禁令下周五(2月3日)起生效。此外,日本凍結另外3間俄羅斯實體和22人的資產,以及與吞併烏克蘭東南部地區有關的14名親俄人士的資產。 (ST)
人工智能毋庸置疑會成為2023年以至未來數年的科技大趨勢,微軟(Microsoft)近日便宣佈加碼投資ChatGPT母企OpenAI,中國企業的人工智能產品專利申請量更於近年快速增長。在如今這個對AI趨之若鶩的年代,究竟哪些公司擁有最多人工智能專利? 根據資料,騰訊和百度在2021年成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最大的專利所有者,各自擁有九千多個有效專利,更領先美國公司IBM等。至於過往的AI巨頭微軟,在2012年至2019年間擁有最多AI專利,但於2021年僅有近六千個專利,排名第六。 除了騰訊和百度,中國保險和銀行業巨頭中國平安的AI專利更在五年間由不到50個激增至6000多個。該公司最近開發的人工智能工具包括分析面部微表情(即眨眼、不自主抽搐)的軟件,以此來評估保單持有人通過影片發送的保險索賠。原文你或許有興趣【不再共享】Netflix擬3月底打擊共享帳戶,非同住者共用要額外付費【晶片大戰】日、荷將加入美國圍堵政策,傳日本、荷蘭最快一月底制裁中國晶片【馬雲去哪兒】傳馬雲現身香港,來港會晤重量級財金界人士【說好香港故事】陳茂波在世界各地邀人來港,陳茂波:「香港已經返嚟啦!」【復常之路】
據中國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消息,來自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昨日(26日)全國鐵路貨運993.6萬噸,較上日增加2.35%;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159.78萬輛,增18.23%。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468.5萬噸,較上日增加0.2%,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9.9萬TEU(20呎標準貨櫃),增18.1%。民航保障航班約1.39萬班(其中貨運航班205班,國際及國內貨運分別佔174班及31班),較上日增長6%。郵政快遞攬收量約8400萬件,增37.7%;投遞量約5700萬件,增18.8%。 (ST)
收到前上司一個Whatspp,分享黃子華感謝李嘉誠的大方報導,子華說他不停在棟篤笑表演上笑誠哥,而到今日都冇事,自己仲完完整整成個人係度咁話,並公開感謝誠哥的大方。這位帶我入行的前上司寫下:「非常同意子華」。昔日,我們的文章對誠哥特別有批判性,直啲講就係「踩」喇,但做記者的都冇事。新香港之下,如此大方又有公關手腕之大孖沙,還有嗎?讀者別介意,在此分享昔日採訪誠哥的過癮經歷,緬懷一下過去。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樓價去年在極差環境下大跌近15.6%,今年通關復常,市況大逆轉,樓價料顯著反彈,全年看升逾一成。差估署今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32.5點,較11月的339.4點再跌2.03%,連跌七個月,但跌幅已收窄至近五個月最少。總結2022年樓價累跌15.59%,而相比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398.1點,則累跌16.48%。 陳海潮指出,12月份差估署樓價指數已跌至2017年5月以來的68個月(即逾五年半)新低;而連跌七個月,亦是繼2002/03年沙士時期之後的最長跌浪。至於全年累跌15.59%,除終止過去連續13年(2009至2021年)的升浪外,更是自1999年起24年以來的最大按年跌幅。 12月份樓價指數跌幅略為收窄,主要反映11及12月份內地開始放寬防疫檢疫限制,令通關初現曙光。繼後,內地亦於12月底公布會自1月8日起恢復通關,對市場即時產生良好效應,故料下次公布的1月份樓價指數跌幅會進一步收窄至1%左右,而2月份料持平,3月份冀開始輕微反彈。 展望2023年樓價走勢,相信通關效應尚待發揮,海內外資金將陸續入市,加上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