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424.96
    -19.15 (-0.10%)
     
  • 國指

    6,542.47
    -11.85 (-0.18%)
     
  • 上證綜指

    3,065.40
    -25.80 (-0.83%)
     
  • 道指

    38,568.94
    -142.35 (-0.37%)
     
  • 標普 500

    5,303.81
    +12.47 (+0.24%)
     
  • 納指

    16,980.80
    +123.75 (+0.73%)
     
  • Vix指數

    13.17
    +0.01 (+0.08%)
     
  • 富時100

    8,246.71
    +14.67 (+0.18%)
     
  • 紐約期油

    73.51
    +0.26 (+0.35%)
     
  • 金價

    2,356.00
    +8.60 (+0.37%)
     
  • 美元

    7.8106
    -0.0023 (-0.03%)
     
  • 人民幣

    0.9274
    +0.0014 (+0.15%)
     
  • 日圓

    0.0497
    -0.0005 (-1.00%)
     
  • 歐元

    8.4895
    -0.0106 (-0.12%)
     
  • Bitcoin

    70,497.89
    +449.08 (+0.64%)
     
  • CMC Crypto 200

    1,511.71
    +37.97 (+2.58%)
     

中西區收入高觀塘最低 人口報告影響置業決定?

香港的有錢人住哪裡?統計處剛公布的全港住戶入息「排行榜」,特別值得準備置業的人士留意,皆因近年樓市及人口都出現多個前所未見的結構性變數,哪裡有錢人多、需求大、年齡結構,隨時影響你的入市決定。

政府統計處剛出版《2022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數字》報告,詳列全港人口結構。(Getty)
政府統計處剛出版《2022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數字》報告,詳列全港人口結構。(Getty) (kan wang via Getty Images)

香港樓市結構性變化

政府統計處剛出版《2022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數字》報告,詳列全港人口結構,本港出現多個影響供求的樓市結構性變數,令這份報告特別受到注意:在人口方面,稅務局統計過去三年少發出37萬個人稅單,若以保守一家兩口計算,涉及逾七十萬人;港府亦大力引入人口,高端人才過萬申請以及輸入外勞計劃;此外明日大嶼21萬伙、北部都會區53萬伙住宅供應,亦隨時影響該區樓價,若以保值時為主要目標,揀區顯得特別重要,以往「自住使乜驚」的心態或需調整。

一、中西區、灣仔區較富裕

統計處報告指全港「所有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83萬元,較前一年增加800元。當中收入最高的為中西區(4.23萬元)、灣仔(4.18萬元),兩個地區除收入高,從置業角度來觀察,亦同樣位處供應較少的港區外,亦鄰近商業區,所以樓價一直較為硬淨,置業穩陣保值選擇,但樓價偏高,呎價動輒兩萬五千至三萬元起跳,相信實力。有錢人多、但人口減幅亦大,兩區按年降逾5%,亦是值得注意之處。

西貢區成新晉有錢人區,圖為將軍澳俯瞰景觀。(Getty)
西貢區成新晉有錢人區,圖為將軍澳俯瞰景觀。(Getty) (alan LAW via Getty Images)

二、西貢區成新晉有錢人區

十八區中亦有不少有錢人區,但大家可能想不到是西貢區跑贏何文田、九龍塘等傳統豪宅區,成為家庭月入中位數第三高的區域,除了是傳統清水灣道一帶別墅帶動,相信是發展多年的將軍澳新市鎮,吸引大量年輕中產家庭進駐,地鐵接通市區,加上近年有多個簇新屋苑落成,相信亦是令包含將軍澳的西貢區成為新晉有錢人區的主要原因。值得一起是西貢區的入息中位數一年急升7.5%,僅次於沙田9.59%,該區亦是全港十分區中,少數錄得人口上升的區域,一年增加3,600人。

深水埗士紳化能否對社區和物業帶來升值效應,尚待觀察。(Getty)
深水埗士紳化能否對社區和物業帶來升值效應,尚待觀察。(Getty) (seaonweb via Getty Images)

三、舊區仕紳化 收入仍跌

近年深水埗及觀𡐓等舊區都有不少重建住宅項目,但從統計處報告,未見兩區住戶收入有所增加,深水埗及觀塘分別以2.28萬元及2.22萬元墊底,觀塘更成為全港唯一家庭月入中位數下跌的地區。兩個地區近年新推出的項目均以豪宅包裝,簇新的住宅和商店令老店小店消失,士紳化究竟能否對社區和物業帶來升值效應,仍有待觀察。

廣告

四、個別區域老齡化

人口老化也值得大家注意,去年全香港人口年齡中位數為46歲,比之前一年增加一歲,十八區中有五個地區平均年齡高於全港中位數,包括最高的黃大仙年齡為50歲,其次為49歲的東區,另外南區、觀塘和葵青均為48歲。

五、單身貴族地區

統計處報告亦透露全港有29.1%人從未結婚,58.2%已婚,較多單身貴族的地區有中西區、黃大仙、葵青、南區和離島,均超過該區人口三成;而已婚人士則集中於大埔區(62.5%)及西貢區(62.3%)。

未來十多二十年本港樓市供求將出現天翻地覆變化,若以保值為置業目標,更宜細讀各項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