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资本拆分成三大实体 中国业务自有其特殊地位

【彭博】-- 风险投资巨头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将把全球业务拆分成三个实体,中国和美国业务将被分割开来。

红杉资本以作为谷歌、Instagram和中国互联网巨头早期投资者而闻名。该公司发布声明称,最晚明年3月末前将拆分成独立合伙企业和单独的公司,分别在不同品牌下运营。

红杉资本表示,“运营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投资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集中化的后台功能变得更像是制约各区域发展的障碍,而非优势”。这份声明由红杉三大区域负责人Roelof Botha、沈南鹏、和Shailendra Singh共同签署。

多年来,红杉对科技业的投资横跨太平洋两岸,在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现在,随着北京和华盛顿的监管审查升级,该公司发现越来越难以灵活驾驭这种多变政策环境。

红杉是一个由三家不同实体构成的伞形品牌,这三家实体一家专注美欧市场、一家专注中国,第三家则着眼印度和东南亚。

红杉中国业务将保留其现有中文名称,英文名字是“HongShan”。红杉印度和东南亚业务将更名为Peak XV Partners(名字来自于珠穆朗玛峰),这块业务涉及13家基金,管理总计92亿美元资产。美国和欧洲风险资本业务将继续以红杉资本命名。

与此同时,Sequoia Heritage和Sequoia Capital Global Equities将在Sequoia品牌下运营。

中国的复杂性

红杉资本只是众多面临全球风险投资新动态的投资企业之一。Coatue Management、软银愿景基金、 光速光光合创业投资基金、DST Global等也投资了红杉资本投的几家中国公司。

尽管如此,红杉中国还是与众不同。第一,它比其他大多数风投更早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属于非常早的初创阶段。这个策略使得中国几个知名企业IPO时红杉中国都持有大量股份。

红杉资本及其中国子公司过去十多年间向中国众多初创企业进行了大量投资。字节跳动、京东等都得到过红杉的投资。

现在红杉资本的投资阶段已从初创期扩展到成长期,涉及基础设施,医疗保健、消费以及杠杆收购基金。红杉中国管理约560亿美元资产。

沈南鹏表示,由于不同地区的策略和产品分化加剧(红杉中国远不仅仅是早期投资者),公司决定进行分拆。投资对象正在变得更加国际化,当所有三个实体都在同一伞下时,投资将变得复杂。

沈南鹏周二接受彭博采访时说,“我们中国的投资与其他两个地区的做法渐渐不同”。

自2005年以来,沈南鹏一直管理红杉资本在中国的业务。虽然许多竞争对手让设于中国境外的委员会来进行中国境内投资决策。但红杉中国一直是少有的几家允许合伙人在中国境内拍板做决策的投资公司之一。

沈南鹏与一些初创企业创始人、中国官员和全球投资者都建立了联系。红杉中国在中国总计投资约1,200家企业,拥有300多名员工。

红杉中国2022年从美国、欧洲、中东和东南亚的养老金,捐赠基金和家族理财办公室筹资总计约90亿美元。而且还在没有另外两个业务部门参与的情况下独立筹集了资金。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有限合伙人约占红杉中国投资者基础的一半。

原文标题Sequoia Splits Into Three Firms Amid Geopolitical Tension (1)

--联合报道 Yoolim Lee、Daniel Flatley.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