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主要貨幣上升
美元兌主要貨幣上升,兌日圓創下6月中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升幅。美國7月新增非農業職位52.8萬個,是2月以來最大增幅,亦遠超市場預期,給予聯儲局積極加息的空間,利好美元表現。 美元兌日圓升逾1%,1美元兌135日圓左右。 1歐元兌1.018美元水平,1英鎊兌1.207美元。
【彭博】-- 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香港投資銀行最近幾天股價暴漲,兩位創始人瞬間成為億萬富翁,但週二該股暴跌,他們的賬面財富嚴重縮水。Magic Empire Global Ltd.提供承銷和諮詢服務,兩年內僅幫助一家公司公開上市。該公司自上週五在美國首度上市以來股價一度飆升6,149%,市值一度達到50億美元。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這意味著聯合創始人Gilbert Chan和 Johnson Chen的持股價值分別達18億美元和13億美元。兩人共同控制了該公司約63%的股份。但該公司股價週二暴跌89%,收於12.32美元,是其4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價的三倍。Chan的持股現在價值約9000萬美元,Chen的持股價值6500萬美元。截至去年底,這家諮詢公司只有九名員工,並2021年營收下降 17%至220萬美元。自2016年成立以來,它幫助八家公司上市——其中一家已經退市,其他公司的交易價格低於其IPO價格。根據8月4日的IPO招股說明書,兩人均為41歲,他們認為香港缺乏針對中小型企業的企業財務顧問,並創建了Magic Empire的運營實體Giraffe Capital Ltd.。Chan去年
保誠公司上半年業績由虧轉盈,股東應佔盈利1.04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40億美元。派第一次中期息每股5.74美仙,增加7%。 上半年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經調整經營溢利16.61億美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升8%,按實質匯率計升6%,受利率上升影響以及地區及渠道組合變動後,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新業務利潤近11億美元,按固定匯率及實質匯率計,分別跌5%及7%。
深圳創維數字(深:000810,市值219億元人幣)7月8日發盈喜後,股價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爆升93%。母企創維集團(751,市值88億元)),今年以來股價反跌38%,母憑子貴,買之哉。 1)創維集團持深圳創維50.8%,已值111.2億元人幣(129億港元),已相等於創維集團本身市值的147%。 2)2021財年(12月年結),深圳創維營收114億元人幣,升5%;純利4.73億元人幣,增45%。上月的盈喜指,今年上半年純利可達4.9億元人幣(預喜範圍高低中間落墨),按年大增73%。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今年全年賺8.80億元人幣,增86%,昨收19.04元人幣,預測PE 25.3倍、PB 4.1倍。 ✏️ PE較子公司折讓82% 3)創維集團2021財年(12月年結)營收509億元人幣,增27%;純利16.34億元人幣,升13%。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今年全年賺16.77億元人幣(EPS 0.63元人幣),微升3%,預測PE 4.6倍、PB 0.4倍;過去6年,平均PE 10.4倍、PB 0.54倍。創維集團PE與PB,分別較深圳創維PE與PB折讓82%與90%。 4)創維集團主業是產銷電視機,前年進軍光伏行業,去年新能源業務營收41億元人幣,按年激增38倍。集團配合現代能源、智能製造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以戶用光伏為開端。去年秋炒光伏概念,由3元以下飆上6.61元,現已調整一半。 創維集團昨收3.36元,見3月中低位,博見底回升,目標4.6元,潛在升幅37%。 ◀️同場加映▶️ 鋰業股天齊鋰業(9696,H股市值139億元,A+H總市值2,190億元)昨單日升5.4%,由上周二...
港股下午初段跌逾400點,恒生指數較早時報19569點,跌433點,跌幅約2.2%。 科技指數跌逾3%。 中午公布中期業績的國泰航空,下午初段升幅收窄至1%,九龍倉亦跌逾1%。
美國總統拜登昨日(9日)簽署獲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的《晶片與科學法案》,將促進本土半導體研發及生產,提供527億美元(約4,111億港元)補貼,以提升美國高科技對中國的競爭力,並禁止受資助的半導體企業加大對中國等非友好國家的投資。拜登更指出,晶片業的未來是要「美國製造」。 料可降低成本及創造職位 拜登表示,法案是「一代人只會見到一次的美國對自身投資」,並指是次立法可讓美國在關鍵及尖端產品上減少對海外供應鏈的倚賴。拜登又稱,這會協助降低日常生活成本、緩解晶片短缺影響,以及創造包括汽車、國防、家電和電子遊戲等各範疇的職位,甚至讓美國在21世紀的經濟競爭中勝出。 拜登又指,中國積極遊說美國商界反對法案,是因為製造標槍反坦克導彈等關鍵武器需要依賴晶片。他又重提自己在11年前以副總統身份訪華時,在出席晚宴期間被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問及如何定義美國,以「可能性」一個詞作回應,意指在美國一切都有可能。 根據法例,美國不但會為本土半導體生產提供補貼,也會為晶片廠投資給予25%(相當於240億美元)的稅務減免。在未來10年內,美國亦會在科研範疇上撥款2,000億美元。 美光擬投資400億美元生產 受新法案影響,白宮指數家公司已宣佈近500億美元規模的投資計劃以製造晶片。其中美光科技(Micron)宣佈會在2030年前投資400億美元於美國本土生產晶片,料可創造4萬個職位,當中5,000個屬技術及負責營運的高薪職位。預計增加產能後,美國在晶片市佔率將由目前2%擴大至10%。公司會在未來數周公佈更多投資計劃細節。 高通(Qualcomm)亦宣佈與晶片代工公司GlobalFoundries,簽署總值42...
九龍倉上半年收入減少約33%,至82.1億元。投資物業收入減少5%至近26億元,受累商場租金收入下降,但營業盈利持平於近17.9億元。上半年發展物業收入減少60%至26.7億元,項目落成量減少,拖累營業盈利減少66%至4.8億元;上半年已簽約銷售總額29.5億元,按年跌77%。 期內,香港物業按應佔份額計算,收入減少75%至約6億元,營業盈利減少40%至4.1億元,發展物業的成交量及所涉及金額較前一年銳減,僅錄得1宗新銷售。當中,香港已簽約銷售額只有2.9億元,按年大跌95%。 內地方面,上半年按應佔份額計入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發展物業收入減少29%至近50億元,營業盈利減少44%至近6.1億元;應佔簽約銷售額下跌 60%至23億元。集團說,新冠防控及經濟不景氣,導致內地投資物業組合出現近年來首次倒退,投資物業收入減少4%至25.6億元,營業盈利穩定在17.8億元。租戶的銷售額和營業額租金令人失望,即使有政府的刺激措施,消費者仍保持謹慎。 另外,上半年酒店收入減少36%至近1.7億元,營業虧損4700萬元,去年同期錄得盈利3500萬元。物流收入增加13%至15.4億元,營業盈利增加41
【彭博】-- 儘管全球糧食市場前景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混亂的幾周有所改善,但干旱、洪災和酷熱天氣帶來的威脅正在令供應趨緊、價格高企。糧食期貨已回落至俄烏戰前的水平,而且聯合國的月度食品價格指標也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這對自疫情開始以來面對食品價格猛漲的消費者來說可謂是些許慰藉。不過,這場戰爭令從美國到印度的農民遭受了更大的壓力,他們需要彌補烏克蘭供應的這部分缺口——烏克蘭通常是中東和非洲地區較貧窮國家的關鍵供應來源。他們到底能提供多少產量是個問題。在過去幾年裡,像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生產國由於天氣炎熱,一直面臨著糧食收成問題,而這支撐糧食價格保持在較高水平。2021-2022年全球玉米和大豆產量比初步預期低了4,500萬噸。據彭博調查的分析師預計,美國農業部周五將會下調今年美國玉米和大豆產量預測,小麥產量可能要好一些。「考慮到當前美國和全球的吃緊狀況,與以往幾年不同,現在每蒲式耳的產量都很重要,甚至相對於趨勢出現1-2%的小幅產量下降也將是令人擔憂的,」芝加哥AgResource Co的穀物分析師Ben Buckner表示。在歐洲,歐盟委員會表示,高溫天氣可能會使歐盟的糧食
國泰航空截至6月底,可動用的無限制用途流動資金達267.01億元,較去年底跌11.7%。當中包括172.89億元流動資金、95.3億元已承擔的未動用信貸,並已扣除已抵押資金1.18億元。 國泰指,年初的艱難營運環境,對集團每月營運現金表現造成負面影響。但政府5月開始調整旅遊限制及檢疫要求,令每月現金表現好過預期,帶動上半年後期實現經營正現金流。由於疫情發展仍不明朗,會繼續專注維持審慎現金管理,目標是在往後繼續保持經營正現金流。 集團又表示,政府同意將78億港元的過渡貸款融資提取期限再延長12個月至2023年6月8日,讓國泰能夠更靈活管理流動資金。 另外,截至6月底,集團在全球僱用逾2.08萬名員工,其中約1.7萬人為在港員工。整個集團上半年員工開支跌12%至50.57億元,單計國泰航空的員工開支則跌13%至42.1億元。
Web3影響力無孔不入,繼數月前《TIME》的總裁Keith A. Grossman談到可以把雜誌封面1:1 NFT化後,出版界別又有新動作,就連專出大專院校教科書的出版社Pearson,日前都透露了其NFT的大計
國泰航空上半年客運服務和貨運服務收益,均按年上升。 上半年客運服務收益20.86億元,按年急升近1.8倍。期內,國泰航空以可用座位千米計算的可載客量跌26.6%,乘客運載率升40.3個百分點至59.2%。 上半年貨運服務收益138.3億元,按年升近9%。期內,國泰航空以可用貨運噸千米計算的可載貨量跌31%,貨物運載率跌5.6個百分點至75.8%。 另外,受駐港機組人員檢疫要求及嚴格旅遊限制影響,香港快運上半年蝕8.24億元,但虧損按年收窄約16%。
美國周三將公布 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可能將決定近期股市和加密貨幣的反彈漲勢能否持續下去,因為交易者正在尋找任何通膨放緩的跡象。
在解放軍連日軍演之際,中國政府周三(10 日)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 2012 年掌權以來首度提出涉台白皮書,宣示「一國兩制」是台灣問題基本方針,並聲稱不放棄使用武力。
南韓媒體 BusinessKorea 報導,美國推動晶片法案之際,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國族主義氛圍日漸升高,高通 (Qualcomm) 與格芯 (GlobalFoundries) 增加晶片採購就是最新的例證。 高通和格芯周一敲定的合作案,將使高通到 2028 年向格芯採購的整體金額
當其他投資人擔憂美國將在明年陷入經濟衰退,方舟投資 (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 創辦人伍德 (Cathie Wood) 認為衰退已經到來,且可望於明年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