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52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28.52
    -306.78 (-1.67%)
     
  • 國指

    6,439.82
    -116.28 (-1.77%)
     
  • 上證綜指

    2,998.14
    -7.30 (-0.24%)
     
  • 道指

    39,150.33
    +15.53 (+0.04%)
     
  • 標普 500

    5,464.62
    -8.55 (-0.16%)
     
  • 納指

    17,689.36
    -32.24 (-0.18%)
     
  • Vix指數

    13.20
    -0.08 (-0.60%)
     
  • 富時100

    8,237.72
    -34.74 (-0.42%)
     
  • 紐約期油

    80.59
    -0.14 (-0.17%)
     
  • 金價

    2,334.70
    +3.50 (+0.15%)
     
  • 美元

    7.805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97
    -0.0001 (-0.01%)
     
  • 日圓

    0.0486
    -0.0003 (-0.55%)
     
  • 歐元

    8.3411
    -0.0134 (-0.16%)
     
  • Bitcoin

    64,088.80
    -144.24 (-0.22%)
     
  • CMC Crypto 200

    1,322.42
    -37.91 (-2.79%)
     

胡國威專欄|一手樓劈價的連鎖效應

政府全面撤辣後,一手全新盤之所以能夠成功突圍,只因開價低於市價、甚至不惜劈價20%至30%開售,《財政預算案》後市場爆發的購買力,有人形容為樓市已見底;亦有擔心升勢會否只屬曇花一現。姑勿論什麼情況,一手樓劈價所帶來的後遺症,卻在近期慢慢浮現出來。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受制一手樓如此劈價,當售價遠較二手還要相宜時,準買家自然把目光投放全新盤,除非二手業主肯進一步落價,否則企硬高於市價自然無承接,叫價貼近市價也不夠吸引力,故今年二月尾,市場消化了一批肯落價的平價筍盤後,二手市場迅即打回原形,欠缺了持續上升的動力。

一手全新盤劈價,層層遞進的影響,還拖累到一手貨尾盤要去貨,也定必要落價20%至30%跟全新盤睇齊,否則同樣落得滯銷命運,不單令部份轉角市前,高價追入樓花的一期業主,在未入伙前已淪為負資產,部份選擇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上會有困難,甚至就算本身並非二期減價物業,連外區其他樓盤也受到影響。

我們《胡‧說樓市》早前收到一名業主求助,表示在去年以900多萬元購入會德豐在藍田的「Koko Mare」樓花,樓盤本身並不在近期全新盤劈價震央附近,但申請按揭時卻一樣遇到阻礙。

一般申請高成數按揭程序上,當銀行完成審批後,才會遞交按證公司作高成數按揭審批,此時按證公司會再做一次估價。
一般申請高成數按揭程序上,當銀行完成審批後,才會遞交按證公司作高成數按揭審批,此時按證公司會再做一次估價。 (OsakaWayne Studios via Getty Images)

話說該業主於今年三月尾申請按揭時,本身找了三間銀行,分別中銀、花旗及東亞,三間銀行都估足價,其後因花旗能提供的回贈金額較高,最終鎖定了這間銀行。怎料當他拍扳選擇了花旗銀行後,職員跟他最後的答覆是估價不足,估價只跌至850萬元。緣何銀行原本估足、最終卻估不足?

廣告

背後跟業主需要申請按揭保險有關。一般申請高成數按揭程序上,當銀行完成審批後,才會遞交按證公司作高成數按揭審批,此時按證公司會再做一次估價。如果按證公司批出的估價較原本銀行估價低,而業主又有需要申請高成數按揭,則也要以按證公司估價作準則來批,故個案中的事主也只能以850萬元作基準,並且申請90%按揭,而業主也需要自行捧差價上會。

這件事都反映了一手全新盤劈價,導致整體樓價持續滑落後,連帶銀行估價也變得審慎。即使銀行願意估足,連半官方機構的按揭證券公司也可以估不足,似乎跟市場原先預期全面撤辣的效果背道而馳。

事實上,一手全新盤劈價對貨尾盤的後遺,還引伸出發展商層出不窮的賣樓手法,部份更不惜大走條例的灰色地帶。今年初,我們《胡‧說樓市》曾獨家報道長沙灣貨尾「睿峰」向代理提供高佣金,而佣金高達樓價30%以上,然後再以枱底回贈方式給買家,藉以達至保面價、實劈價的效果,某程度也凸顯貨尾盤的困局,因為堅持高價開售只會面對被全新盤搶客的局面,但減價推售卻得失已經前期買家,才要如此鋌而走險。

隨著一手全新盤狂劈價下,貨尾業主也愈回愈狠,由最初回贈樓價30%,現在最高聽過回贈樓價50%。
隨著一手全新盤狂劈價下,貨尾業主也愈回愈狠,由最初回贈樓價30%,現在最高聽過回贈樓價50%。 (Just_Super via Getty Images)

只是隨著一手全新盤狂劈價下,貨尾業主也愈回愈狠,由最初回贈樓價30%,現在最高聽過回贈樓價50%,銀行得知此事後更一刀切削減估價,令沒有收取高回佣的前期買家也出現估價不足的情況,我們剛剛也隨即跟進報道。一句到尾,純粹參考成交宗數,大家會覺得市道活躍,但背後卻是透過不同操作達成,而一手全新盤劈價所帶來的影響還有很多,總之別盲目相信表面信息,自己必須多反思才可作精明消費者。

胡國威.網上平台《胡.說樓市》共同創辦人
網站:https://www.wuchatprop.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