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20,400.11
    +90.98 (+0.45%)
     
  • 國指

    6,968.86
    +46.20 (+0.67%)
     
  • 上證綜指

    3,272.86
    +11.61 (+0.36%)
     
  • 滬深300

    4,050.93
    +12.40 (+0.31%)
     
  • 美元

    7.8495
    +0.0002 (+0.00%)
     
  • 人民幣

    0.8744
    -0.0004 (-0.05%)
     
  • 道指

    33,274.15
    +415.12 (+1.26%)
     
  • 標普 500

    4,109.31
    +58.48 (+1.44%)
     
  • 納指

    12,221.91
    +208.43 (+1.74%)
     
  • 日圓

    0.0589
    -0.0000 (-0.07%)
     
  • 歐元

    8.5064
    -0.0519 (-0.61%)
     
  • 英鎊

    9.6800
    -0.0420 (-0.43%)
     
  • 紐約期油

    75.70
    +1.33 (+1.79%)
     
  • 金價

    1,987.00
    -10.70 (-0.54%)
     
  • Bitcoin

    28,464.33
    +634.49 (+2.28%)
     
  • CMC Crypto 200

    621.79
    +7.58 (+1.23%)
     

船舶轉用生物燃料 或推高商品成本

全球推動減少碳排放,生物燃料備受重視。
全球推動減少碳排放,生物燃料備受重視。

一場俄烏戰爭令外界反思西方的可再生能源轉型是否過激。不過,國際海事組職(IMO)為了航運業2050年碳排放量比2008年減少70%,一系列針對船舶效率和碳強度的新法規已於今年開始生效。東方海外國際(00316)稱,現時會採用生物燃料(Biofuel)迎合IMO,預料航運業的環保轉型會推高商品的成本。

總部位於德國的供應鏈管理及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DB Schenker曾估計,IMO的「辣招」對全球航運運力的影響介乎8至10%。不過,更「啃」的是,歐盟今年10月會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一艘商船停泊當地任何一個碼頭,皆要從上一站計算碳足迹和繳交「碳稅」,迫使航運公司盤點航線和物流計劃。

IMO新辣招計碳排放

東方海外財務副總裁樊米高介紹,IMO新法規之一是碳強度指標(CII),所有船舶會按其運力、燃料消耗量及碳系數、航程距離得出一個「營運二氧化碳排放量」,被評為「A」(最好)至「E」(最差)。一艘船要是連續3年「攞D」或任何一年「攞E」,航運公司須向IMO提交一份改進行動計劃;一些現有船舶,尤其是小型和老舊的,難免「攞D」或「攞E」。

不過,「斬腳趾避沙蟲」地把船隊完全換掉既不符成本效益,亦不環保。改善CII有很多辦法,其中最簡單就是減速慢駛,減少燃料消耗和燃料成本。這樣做可能會令船期延誤,航運公司或需在受影響航線上安排額外船隻應市,招致額外的投資及營運成本,以及碼頭和貨物操作費用。

不然,就改用碳排放較少的燃料。東方海外現時會為現有船舶選擇生物燃料,去年試航後確定可行,不用像液化天然氣(LNG)那樣需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改裝或改造現有船舶和引擎,一艘船舶可以不改變引擎規格,壓低使用周期內二氧化碳排放量15至20%。

研改善方案控制支出

樊米高續指,現時每噸生物燃料的價格比低硫燃油(LSFO)貴300美元左右,其價格不排除明年開始因為航運業對替代燃料需求開始增加而大漲,也不排除因為供應增加而保持相對穩定。不過,不能第一天就假設「綠色燃料供應總會增加,成本遲早會跌」,現階段必須假設綠色燃料成本會較高,差距或頗顯著,而且不是航運業能夠單獨承擔,預計額外的成本最終將反映在海運貨物和商品的成本上。

然而,他補充,鑑於只有部分船舶或要花費額外的成本來提高其CII評級,涉及的過渡成本可控。東方海外會根據市場情況仔細評估每一種改善CII的方案,努力於滿足法規要求和控制成本之間取得平衡。

新加坡超低硫燃料油走勢
新加坡超低硫燃料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