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11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75.92
    +268.82 (+1.48%)
     
  • 國指

    6,547.29
    +110.20 (+1.71%)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道指

    38,675.68
    +449.98 (+1.18%)
     
  • 標普 500

    5,127.79
    +63.59 (+1.26%)
     
  • 納指

    16,156.33
    +315.33 (+1.99%)
     
  • Vix指數

    13.49
    -1.19 (-8.11%)
     
  • 富時100

    8,213.49
    +41.34 (+0.51%)
     
  • 紐約期油

    77.99
    -0.12 (-0.15%)
     
  • 金價

    2,310.10
    +1.50 (+0.06%)
     
  • 美元

    7.8108
    -0.0025 (-0.03%)
     
  • 人民幣

    0.9264
    +0.0003 (+0.03%)
     
  • 日圓

    0.0508
    +0.0003 (+0.49%)
     
  • 歐元

    8.4014
    +0.0235 (+0.28%)
     
  • Bitcoin

    63,681.11
    -313.66 (-0.49%)
     
  • CMC Crypto 200

    1,312.63
    +35.65 (+2.76%)
     

英國退休年齡擬提高至71歲?

一家關注長壽的智庫組織聲稱,英國國家養老金的提取年齡,最早需要在2040年提高約4年,達到70或71歲,以維持養老金領取者人數不變的現狀。現時,1977年4月6日或之後出生的人,都必須工作到68歲,而且這個日期還有可能提前,這意味著有些人在領取國家養老金之前可能已無法工作。(資料圖片:REUTERS)
一家關注長壽的智庫組織聲稱,英國國家養老金的提取年齡,最早需要在2040年提高約4年,達到70或71歲,以維持養老金領取者人數不變的現狀。現時,1977年4月6日或之後出生的人,都必須工作到68歲,而且這個日期還有可能提前,這意味著有些人在領取國家養老金之前可能已無法工作。(資料圖片:REUTERS) (via REUTERS / Reuters)

一家關注長壽的智庫組織聲稱,英國國家養老金的提取年齡,最早需要在2040年提高約4年,達到70或71歲,以維持養老金領取者人數不變的現狀。

現時,1977年4月6日或之後出生的人,都必須工作到68歲,而且這個日期還有可能提前,這意味著有些人在領取國家養老金之前可能已無法工作。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根據國際長壽中心(ILC)的健康老齡化和預防指數,健康狀況不佳是工人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當今英國經濟繁榮面臨的最大障礙之一,因為它降低了經濟產出。

該智庫表示,現在長壽使健康問題變得更加緊迫。

該指數根據壽命、健康壽命、工作壽命、收入、環境績效和幸福感等六項指標對121個國家進行排名,發現排名較高的國家人口迅速老化,這使得這些國家政府採取行動支持健康老齡化變得愈來愈重要。

在領取養老金的年齡為65 歲時,20%的比例相當於每名退休人士對五名工人,但50%的比例意味著,每名退休人士對一名工人,預計到2050年,至少有20個國家會出現這個比例。

對英國來說,在緊縮時期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預期壽命的停滯暫時緩解了2027年後將國家養老金年齡提高到67歲以上的壓力。 但從長遠來看,將其提高到68或69的壓力仍然很大。

最近的數據顯示,2022年,英國90歲或以上的人口超過50萬,100歲或以上的人口超過1.5萬。 這個數字在20年內翻了一番。百歲老人的隊伍仍然以女性為主,但男性正在迎頭趕上。 20年前,100 歲以上的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為 8.2:1,現在為 4.5:1。

廣告

這意味著,儘管近年來我們面臨著所有的健康挑戰,但我們正在克服所有這些挑戰,男人和女人都活到了成熟的老年。

國家養老金年齡提高的問題

ILC表示,提高養老金年齡是一個解決方案,但這也是一個挑戰 — 例如,研究表明,到70歲時,只有50%的成年人沒有殘疾,並能夠工作。

如果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口比例從現時的78%左右增加到85%,那麼從2040年起,國家養老金提取年齡可能會維持在70歲以下,至少在幾年內如此。

撰文:Lucy Harley-McKeown

內容譯自Yahoo財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