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34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28.52
    -306.78 (-1.67%)
     
  • 國指

    6,439.82
    -116.28 (-1.77%)
     
  • 上證綜指

    2,998.14
    -7.30 (-0.24%)
     
  • 道指

    39,150.33
    +15.53 (+0.04%)
     
  • 標普 500

    5,464.62
    -8.55 (-0.16%)
     
  • 納指

    17,689.36
    -32.24 (-0.18%)
     
  • Vix指數

    13.20
    -0.08 (-0.60%)
     
  • 富時100

    8,237.72
    -34.74 (-0.42%)
     
  • 紐約期油

    80.59
    -0.14 (-0.17%)
     
  • 金價

    2,334.70
    +3.50 (+0.15%)
     
  • 美元

    7.805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97
    -0.0001 (-0.01%)
     
  • 日圓

    0.0486
    -0.0003 (-0.55%)
     
  • 歐元

    8.3391
    -0.0154 (-0.18%)
     
  • Bitcoin

    64,093.43
    -178.38 (-0.28%)
     
  • CMC Crypto 200

    1,321.43
    -38.90 (-2.86%)
     

華府的北京「加速攻台論」被部分美國專家疑為信口開河

【彭博】-- 現在的華府幾乎每個人都希望做對華鷹派,那些持合理懷疑觀點的人成了孤獨的少數派。

目前美中關係正處於低谷,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獲得了第三個任期,拜登政府絲毫不放鬆對中國的強硬立場,已採取的措施包括對高科技晶片的新出口管制,及警告外界北京可能武統台灣。

北京與華府的對嗆令人忽視了美國一些主要的中國問題專家提出的擔憂,這些分析人士不算對華鴿派,但他們對華盛頓越來越激進地將北京視為威脅的邏輯分析也提出了懷疑,尤其在這些專家看來,華府關於中國可能攻打台灣的說法近似於信口開河。

這些擔憂的聲音來自於前美國政府官員和定期與拜登政府溝通的分析人士,部分人士要求在本報導中匿名。

麻省理工學院安全研究計畫總監M. Taylor Fravel表示,這種鷹派敘事「限制了應對危機時騰挪的空間」,任何化解緊張局勢的努力都可以被描述為「和稀泥或不夠強硬」。

一位前美國高級官員表示,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態度是始終如一的,幾乎沒有公開證據表明北京在加快行動。

這位前官員稱,華盛頓的鷹派基調助長了美國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將中國的反應解讀為挑釁,然後進一步升級局勢。

共和黨人在中期選舉中贏得國會控制權的可能性越來越高,這可能會讓火藥味變得更濃,因為共和黨批評者一直指責拜登對中國手段不夠硬。

與那些擁護對華鷹派的人不同的是,這些專家認為即使中國官方的表達聽起來好戰,但北京並不會對台灣動武,因為北京對台灣的主張和有關「統一」的說法多年來就是如此。

廣告

雖然這些人稱對拜登在中國問題上的一些處理表示贊賞,但也擔心這兩個超級大國可能陷入「指責+懲罰」的循環,進而加速危機或衝突的到來。

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軍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Joel Wuthnow表示,一些美國軍方人士公開猜測,中國可能在2027年之前對台灣動武(如果不是更早的話),他們的這個推論是基於中國的軍事現代化目標,因為2027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100周年;也可能是基於策略師對美軍需要儘早對台海衝突做好準備的考慮。

「人們沈迷於2027年這個年份,就好像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某種政治時間表,我認為這是錯誤的,」 Wuthnow說。 「這只是準備期,不是‘我已經做出了決定,必須在2027年做到’」。

拜登多次做出通過軍事手段保衛台灣的承諾,削弱了美國長期以來對台的「戰略模糊」政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也加強了對中國的語氣,稱北京已決定加快統一台灣的進程,時間線可能比預想得快很多。但其沒有透露更多新細節。

這種發言甚至令拜登政府的支持者們也感到了憂慮。曾為政府提供亞洲政策諮詢服務的德國馬歇爾基金亞洲項目主管Bonnie Glaser說,這些言論「最終可能引發我們試圖避免的戰爭」。

在談到華府對台灣的評論時,Glaser說「這是個草率的做法,當我們行事草率時,不僅對我們與中國的關係造成負面影響,而且也會波及我們與盟友和全球伙伴的關係」。

此前美國國會的一系列行動也讓中美摩擦升級,包括參議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提案,眾議長佩洛西訪台等。

北京的角度

從北京的角度而言,美國正在通過此類舉措改變台海現狀。中國政府沒有表現出準備攻台的跡象,眼下當局的重點是找到解決國內日益嚴重社會問題的方法,以及防控新冠疫情。

一位中國外交官上周在華盛頓表示,北京沒有統一台灣的時間表,「我們不想使用武力」。

拜登政府繼承了前總統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包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徵收關稅,大部分政策迄今仍保持不變。

為遏制中國的經濟和國防能力,美國政府還加強了對晶片等先進技術的出口管制,可能還涉及人工智能。

中美緊張關係不斷升級的周期可能會日益嚴重,特別是如果習近平和拜登在G20可能的會談無法平息緊張局勢的話。

「我預計美中關係不會改善,」麻省理工學院的Fravel說。 「唯一的問題是惡化程度有多大,以及這種關係是否會從一種競爭轉變為一種敵對對抗。」

原文標題Biden’s Hawkish Tilt on China Stirs Worry of Overreaction (1)

(更新背景)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