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港人可扣稅方案了解不足 58%有意在未來6個月投保
<匯港通訊> 宏利發表一項調查顯示,儘管可扣稅產品在三年前已推出,但香港納稅人仍未完全熟悉這些產品的特點和好處,對可扣稅方案的了解仍然不足。
調查指,在「自願醫保計劃」、「合資格延期年金」及「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三個可扣稅方案的認知,受訪者在15條問題中僅答對四條,顯示納稅人未能充分了解可扣稅方案的好處。
該項調查在2022年2月下旬進行,透過網上問卷訪問1012位年齡介乎18至64歲,個人月入達2萬元或以上的在職人士,和需要繳交2019-2020或2020-21年度薪俸稅的納稅人。
調查指,近五分之四(73%)的香港市民均知道「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受政府規管,且保費透明度高。然而,當被問及「自願醫保計劃」產品的主要特點時,只有25%受訪者答對6個或以上的特點。調查又表示,35%受訪者均不知道這些計劃可保證續保至100歲,35%受訪者知道「自願醫保計劃」的保障範圍涵蓋日間手術、訂明診斷成像檢測、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50%的受訪者知道「自願醫保計劃」設有21日冷靜期;但不到一半(44%)的受訪者得知這類計劃的保障範圍涵蓋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
調查指,對「合資格延期年金」的認知亦同樣不足,只有30%的受訪者知道這些產品的年金期可由年金領取人年屆50歲或以上便開始。相對較早的退休起始年齡,可提供較大靈活性,讓有意提前退休的人士享有財務自由。值得注意的是,差不多有五分之二(39%)的受訪者將「合資格延期年金」這類保險產品誤以為是投資產品。
另外,調查指,58%受訪者表示有意在未來6個月內為自己或家人購買保險產品。43%的受訪者進一步表示有興趣購買醫療及保障產品,包括「自願醫保計劃」、住院及手術保險計劃和門診保險計劃,而38%的受訪者表示正在考慮購買其他理財方案,例如「合資格延期年金」、儲蓄保險及投資相連壽險計劃。(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