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35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79.37
    -98.93 (-0.53%)
     
  • 國指

    6,526.67
    -45.78 (-0.70%)
     
  • 上證綜指

    3,147.74
    +7.02 (+0.22%)
     
  • 道指

    38,879.39
    +27.12 (+0.07%)
     
  • 標普 500

    5,186.79
    +6.05 (+0.12%)
     
  • 納指

    16,338.15
    -11.09 (-0.07%)
     
  • Vix指數

    13.26
    -0.23 (-1.70%)
     
  • 富時100

    8,313.67
    +100.18 (+1.22%)
     
  • 紐約期油

    78.48
    0.00 (0.00%)
     
  • 金價

    2,320.90
    -10.30 (-0.44%)
     
  • 美元

    7.8209
    +0.0031 (+0.04%)
     
  • 人民幣

    0.9224
    +0.0008 (+0.09%)
     
  • 日圓

    0.0503
    -0.0002 (-0.45%)
     
  • 歐元

    8.4119
    -0.0062 (-0.07%)
     
  • Bitcoin

    63,103.46
    -43.71 (-0.07%)
     
  • CMC Crypto 200

    1,308.88
    -56.25 (-4.12%)
     

財經拆局|夜市經濟學|顏寶剛

財經拆局|夜市經濟學|顏寶剛
財經拆局|夜市經濟學|顏寶剛

曾幾何時,香港的夜市「夜夜笙歌」,不論油麻地廟街、旺角女人街、尖東海傍、灣仔駱克道、以至中環蘭桂坊,銅鑼灣鵝頸橋一帶都是愈夜愈精彩,由此引發的夜市商機,不論食肆酒吧、甚至是連帶的士小販攤檔都可以受惠,那個黃金歲月,其實只是幾年間的事,但現在看來就好似仿如隔世。

諷刺的是,今天香港第二季經濟不似預期,大幅回落至只有1.5%增長,「橋唔怕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搬出刺激經濟的一招,居然就是「搞夜市」。

陳茂波在網誌內提出,展望下半年,私人消費和訪港旅遊業預計仍然是主要增長動力,為了鞏固復甦中的各個經濟環節,短期內要與業界合力搞活搞旺「香港的夜市」。

自從疫後通關,一方面訪港客量復甦未如預期,港人卻「報復式」外遊,蜂擁前赴日本或深圳,以致本地消費市道火力不足。冰封多時的酒吧業生意不似預期,餐飲集團Castelo Concepts近日更宣布清盤,旗下9間餐廳即日停業,停業的食肆以西餐廳和酒吧為主,事實上有統計過去兩年受疫情打擊以及本港港遲遲未有恢復通關,已有逾二百家酒吧結業,佔總數約一成五。

香港現在的夜經濟狀況恐怕在地的各位比我更加清楚,上述提到的「黃金夜市」熱門地點,很多時在平日九時多十時打後已經水靜鵝飛,即使周末食肆亦很難「翻枱」,酒吧情況亦不見得好轉,香港酒吧業協會稱,很多有消費能力的香港市民報復式外遊,令酒吧業界整體生意額下跌三成,對夜經濟打擊很大。

按陳茂波的如意算盤,是希望私人消費和訪港旅遊業能撐起下半年整體經濟,彌補另外兩頭馬車包括出口及投資表現遜色,能成為主要增長動力。他說,下半年香港旅遊業的復甦亦有加快的趨勢,8月首10天的日均訪港旅客數量超過13萬,內地遊客數量已恢復至約疫情前七成,東南亞國家如菲律賓的遊客已超過疫情前,泰國遊客則超過九成。

廣告

由旅遊發展局數據反映,7月約360萬旅客訪港,按月升31%,整體恢復至疫前約七成,數據其實表現不錯。不過可惜的是,結構已經出現很大轉變,當中內地客續為本港最大客源,7月有八成旅客來自內地,惟從客量恢復速度而言並非最快,菲律賓及泰國訪港客量各恢復至疫前同期逾九成,內地客則僅疫前七成。

但這個數據是忽略了過去最能支撐夜經濟的歐美旅客,事實上不論灣仔或蘭桂坊的酒吧,以至廟街大排檔最有消費力的,正是這群酷愛夜生活的旅客群。相反內地旅客過去即使願意花費購買名牌,但在飲食使費卻是異常慳皮,但遑論要他們到酒吧消費。

以出入境處的訪港旅客數據觀察,內地遊客以外的一般旅客,今年以來其實一直未有「復常」,自從二月全面通關復常以來,平均入境人次一直保持在每日約二萬人上下,高峰時期亦不過2.8萬人次,首七個月計,平均每日入境人數更低至只有1.6萬人,即每月平均人數不足50萬人(7月全月有61萬人),與2019年疫情之前的高峰期每月一百五十萬人比較,只有恢復僅三成二至四成左右。

事實是,過去來港的外國旅客,很多都是在中國出差或旅遊後,再途經香港短留或轉機,不過由內地今年第一季度旅行社入境旅遊接待人次僅為5.2萬,與2019年第一季370萬人相比,出現斷崖式下跌了98%;其中來自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的遊客數量都在大幅下降。這正正解釋了外國旅客大幅減少來港的原因。

外國旅客不願在訪華或訪港,除了因為過去三年的疫情封控的不愉快經歷外(有研究稱為疤痕效應),地緣政治衝突令外國政府對內地及香港發出旅遊警示,甚至有旅客擔心「國安長臂」會觸及海外的言論,均削弱了外國旅客訪港意慾。

今天,陳茂波意圖挽救經濟的「屎橋」,居然是重新搬出「夜經濟」,但按過去的政府紀錄,其實一點都不能令人有信心,其中最經典例子當然是美食車以全面失敗告終,當中致命原因是門檻太高兼限制太多,經營者必須購置輕型貨車,申領食物製造廠牌照和車輛登記牌照,而申領食物製造廠牌照的規矩非常嚴格,既要配備後勤廚房,亦要符合衞生、消防、氣體安全等規定。

盡管經營者投入不菲,但所謂美食車居然是要定點經營,不准隨便前往人流多的區域做生意,僅可在少數的幾個官定地點買賣,原因是以免阻塞交通。如果政府日後要搞夜市仍然拘泥於官僚主義作風,恐怕「搞夜市」只會步美食車後塵變成「搞死市」。

香港本來就是一個五光十色的「不夜城」,鄧小平把「一國兩制」比喻為「馬照跑、舞照跳」,正正是回歸前後的現實寫照,跑馬會有夜間賽事,跳舞甚至通宵達旦。可是,隨着社會政治環境劇變,加上三年疫情折騰,夜間經濟黯然失色。以過去特區政府的行事紀錄,每當稱有決心搞好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就是加速死亡,相信今次亦不會例外。

註: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Fortune Insight 聯乘 《華爾街日報》推出全新訂閱計劃「FI Prime Plus」,只需輸入優惠碼「FIP30free」,即可免費一個月暢讀《華爾街日報》全網內容和Fortune Insight大部份收費內容
按此訂閱:https://prime.fortuneinsight.com/web/wsj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