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26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75.92
    +268.82 (+1.48%)
     
  • 國指

    6,547.29
    +110.20 (+1.71%)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道指

    38,675.68
    +449.98 (+1.18%)
     
  • 標普 500

    5,127.79
    +63.59 (+1.26%)
     
  • 納指

    16,156.33
    +315.33 (+1.99%)
     
  • Vix指數

    13.49
    -1.19 (-8.11%)
     
  • 富時100

    8,213.49
    +41.34 (+0.51%)
     
  • 紐約期油

    77.99
    -0.12 (-0.15%)
     
  • 金價

    2,310.10
    +1.50 (+0.06%)
     
  • 美元

    7.8110
    -0.0023 (-0.03%)
     
  • 人民幣

    0.9264
    +0.0003 (+0.03%)
     
  • 日圓

    0.0508
    +0.0002 (+0.47%)
     
  • 歐元

    8.4075
    +0.0296 (+0.35%)
     
  • Bitcoin

    63,734.96
    -138.55 (-0.22%)
     
  • CMC Crypto 200

    1,326.22
    +49.24 (+3.86%)
     

趣blogblog|EY分拆 收成變收皮|股榮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Ernst & Young),管理層上周同意將諮詢業務(Consulting )分拆上市,安永全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狄思博形容,這是一個改變整個行業的舉措。不過,安永大中華區卻率先表態,不會參與全球分拆計劃。

今次分拆,擬IPO公開發售15%諮詢業務新公司股份,籌集約百億美元,同時借入約180億美元資金,絕大部份將用於支付合夥人,「買斷」未來的分紅。咨詢業務新公司將取消合夥人制度,「過檔」的咨詢合夥人將擁有70%的股份,但將成為普通員工。

EY目前全球有超過30萬名員工,1.3萬名合夥人佔整體不足5%。對那些資深並準備退休的現有合夥人而言,現在分拆收取大額「未來」收入,當然可以好似3年前某位立法會議員高呼「宜家係我嘅收成期」,但分拆對其他員工,甚至對EY本身卻是收皮期的開始。

羅兵咸永道、安永、德勤、畢馬威(下稱「四大」),合計擁有全球超過八成的上市公司審計業務。數據供應商Monadnock Research統計,2021年「四大」審計工作收入共530億美元,惟諮詢和稅務服務收入卻達到1,150億美元,較審計收入高出逾倍。

合夥人的分紅,很大部份靠咨詢收入支持。但分拆後,加入擬在美國上市的諮詢業務新公司員工,從此失去晉升為合夥人的機會,淪為普通打工仔。就算是留在EY的審計合夥人獲得「現金補償」,日後分紅亦會因為失去諮詢業務而大幅減少。

問題來了,EY最高管理層聲言,在沒有利益衝突下,分拆有助日後諮詢業務生意急增。但業務增長要靠人才推動,新咨詢公司不設合夥人,以往激勵員工爭取升任合夥人的分紅不再,這勢必驅使原本有意晉身成合夥人的員工另謀高就,而潛在優秀人才,亦不會以EY作為首選,甚至乎留下EY的審計合夥人,「收成」後跳槽至其他BIG3以獲取「過去」待遇,亦不足為奇。

廣告

當全球為搶奪審計諮詢人才絞盡腦汁之際,EY無疑自斷一臂,分拆的效果等於在「趕客」。沒有雙贏,只有等價交換,現有全球管理層將諮詢品牌變現「收成」,換來人才流失長遠發展「收皮」。

事實上,今次並非「四大」的審計和諮詢業務首次分拆。2001年,美國能源公司安隆(Enron)破產引發軒然大波,當時並列「五大」之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A),因協助安隆財務造假也遭到重罰,最終倒閉,令「五大」變「四大」。

安隆事件後,羅兵咸、安永、畢馬威相繼出售或剝離了自身的諮詢業務部門,只有德勤保留,惟礙於監管壓力,將諮詢部份成立子公司德勤諮詢。直到2006年以後,「四大」陸續重啓諮詢業務,加大併購步伐,更成為「四大」金蛋,收入增長超越審計業務。

過去十年,間中亦有「四大」審計的公司出事,歸咎利益衝突、制度問題只是「藉口」,關鍵還是公司防火門、守則以及員工/合夥人操守。利益衝突不單在會計界出現,投資銀行以至其他金融機構都會出現,EY表態分家,但四大其餘三家已表示「一切照常」,不會跟隨,就可見業界的普遍取態。至於上市後,亦不見得諮詢業務能真正獨立,少不免仍要靠EY昔日品牌、網絡和資源去拓展客戶。

至於EY大中華區表態不參與全球分拆計劃,不是合夥人嫌錢腥,而是明知分拆後會大大削弱市場競爭力和人才吸引力,寧願劃清界線,堅持現有業務架構。

EY目前在中國大部份客戶都是國企或央企,若諮詢業務分拆獨立在美國上市,在當前中美局勢下,只怕會趕客。分拆後,咨詢公司成為美國上市公司,受美國監管,在當前地緣政治局勢下,徒添政治風險。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的咨詢業務需求才剛開始大幅增長階段,初見「甜頭」卻要賣走,豈非「殺雞取卵」。而且一旦分拆後,EY審計業務更有可能因為人手大減,能夠提供的增值業務大縮,而遭客戶嫌棄踢走。大中華區合夥人計完數明白,分拆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決自己。

股榮

https://www.facebook.com/stockwing1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Powered by Merc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