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36.12
    -5.66 (-0.03%)
     
  • 國指

    6,373.48
    -1.18 (-0.02%)
     
  • 上證綜指

    3,015.89
    -16.74 (-0.55%)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28 (+0.12%)
     
  • Vix指數

    13.14
    +0.48 (+3.79%)
     
  • 富時100

    8,145.52
    -1.34 (-0.02%)
     
  • 紐約期油

    78.41
    -0.04 (-0.05%)
     
  • 金價

    2,335.00
    -14.10 (-0.60%)
     
  • 美元

    7.8100
    -0.0004 (-0.00%)
     
  • 人民幣

    0.9284
    0.0000 (0.00%)
     
  • 日圓

    0.0493
    -0.0001 (-0.20%)
     
  • 歐元

    8.3673
    +0.0062 (+0.07%)
     
  • Bitcoin

    65,866.45
    -739.77 (-1.11%)
     
  • CMC Crypto 200

    1,368.87
    -19.29 (-1.39%)
     

TERA-Award 智慧能源大賽金獎得主與南美及中東等地洽合作

<匯港通訊> 中國一間創科公司早前研發出成本比全球同業低五成的製氫技術,大幅拉近綠氫(利用可再生能源製造的氫氣)和灰氫(用天然氣生產的氫氣)的成本差距。項目負責人高小平透露,今次技術突破竟然和供應商送錯了物料有關。

高小平三十多年前在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化學博士,之後一直從事可再生能源,特別是氫能研究。近年成立科創公司開發電解水製氫技術和設備。高小平研發的高效能鹼性製氫設備,體積比傳統的小,而且效能高、成本低,特別適合於地方有限的城市「現場製氫」,就地利用太陽能、風力進行水解製氫,把可再生能源以氫氣的形式貯存起來。

目前,高小平的科創公司已跟日本、歐洲、美國等多家公司合作,並與南美及中東等地不同公司接觸洽談合作,以屋頂光伏板生產綠氫,供巴士加氫站使用。他表示,以他開發的技術製造的綠氫,價格每公斤15-20元人民幣(下同),跟每公斤12-16元的灰氫已非常接近,綠氫普及並非遙不可及。

高小平的研究一度出現瓶頸,後來竟在誤打誤撞下找到解決方法。他指出,鹼性製氫採用的催化劑,剛開始效果很好,但過了幾天就慢慢變差。這個問題困擾了研究團隊良久,直至一次實驗途中發生了小故障,「我們為更換了一些物料,豈料電解槽的工作電壓突然變得非常穩定,之後才發現其中一種材料是供應商錯給了我們,用這種材料終於解決了電壓穩定性的問題。」至於是甚麼材料,高小平笑言是商業秘密,不能透露。

發現新材料並不代表研究抵達終點,高小平及其研究團隊正進一步開發新一代產品,計劃明年完成並進行量產:「我們項目的電流密度在實驗室已達到每平方米2萬安培,換言之製氫效能跟傳統的質子交換膜電解水技術(PEM)差不多,但我們的成本只有它的五分之一。與一般的電解水製氫方式相比,我們項目的電流密度提高五倍,效率提高10-15%,大幅度減少成本。電解槽的啟動速度可以少於10秒,特別適合離網(註:即不連接公共電網)製氫的要求。我們就要把這些實驗室開發的技術變成產品,推出市場廣泛應用。」

項目今年獲得 TERA-Award 智慧能源大賽金獎,研究成果得到國際認可,並得到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獎金。高小平表示,獎項意義重大,「大賽的獎金可以用於加快推進技術迭代。而且,能拿到這個國際性的獎項,對於我們將來開拓國際市場非常重要。TERA-Award 在新能源方面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平台,協助初創公司技術產業化。」 (BC)

#煤氣公司 #TERA-Award #高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