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809.66
    +436.66 (+2.51%)
     
  • 國指

    6,148.33
    +157.77 (+2.63%)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滬深300

    3,689.52
    -10.98 (-0.30%)
     
  • 美元

    7.8320
    +0.0015 (+0.02%)
     
  • 人民幣

    0.9317
    -0.0001 (-0.01%)
     
  • 道指

    33,507.50
    -158.80 (-0.47%)
     
  • 標普 500

    4,288.05
    -11.65 (-0.27%)
     
  • 納指

    13,219.32
    +18.02 (+0.14%)
     
  • 日圓

    0.0521
    -0.0001 (-0.15%)
     
  • 歐元

    8.2871
    +0.0081 (+0.10%)
     
  • 英鎊

    9.5580
    +0.0070 (+0.07%)
     
  • 紐約期油

    91.20
    +0.41 (+0.45%)
     
  • 金價

    1,861.00
    -5.10 (-0.27%)
     
  • Bitcoin

    28,166.31
    +1,014.97 (+3.74%)
     
  • CMC Crypto 200

    603.91
    +25.15 (+4.34%)
     

VR、AR高階銷售不如預期 今年出貨量降至745萬台 2025年才可望明顯增加

根據研調機構 TrendForce 最新報告指出,由於新款高階裝置銷售不如預期,2023 年全球 VR 及 AR 裝置出貨量將降至 745 萬台,年減 18.2%,預期 2025 年才會看到 VR 及 AR 市場明顯成長,出貨量年成長幅度有機會近 4 成。

TrendForce 指出,今年全球 VR 及 AR 裝置出貨量中,VR 下滑最多,出貨量約 667 萬台,主要是新款高階裝置銷售不如預期,後續品牌也會將銷售重心轉回至低價產品;AR 表現持平,出貨量約 78 萬台,蘋果新產品可暫時支撐部分需求,但礙於產品單價高,尚無法有效推動 AR 市場成長。

個別來看,VR 裝置今年出貨量衰退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品牌對高階產品銷售過度樂觀,硬軟體規格升級確實有更多特色,但消費者並未樂意支付高價購買,相反的會轉向功能足以應付基本需求的低價入門產品,此消費模式也將迫使品牌廠將今年的銷售重心轉回低價機種。

其二是並未有吸引消費者的新款低價機種推出,由於 Meta Quest 3 預估將延到 2024 年推出,故 Meta Quest 2 仍是今年 VR 市場主力產品。

TrendForce 表示,AR 裝置 2020-2021 年期間受惠於遠距交流需求,出貨量有明顯成長,現疫情紅利退場後成長幅度開始放緩。目前預期蘋果 2023 年會如期推出新品,但由於新品主攻開發者,連帶規格、功能及售價同步上升,且生產上也會更困難,故今年應仍是以預售為主,出貨量預估低於 10 萬台,整體產量可能也僅達 30 萬台,對 AR 市場貢獻有限,須待更多消費端 AR 產品推出,AR 裝置市場規模才有可能擴大。

TrendForce 認為,2023-2025 年 VR 及 AR 裝置市場發展進程受限,低價入門的 VR 產品可吸引一般消費者購買,但獲利相對有限,進而降低品牌近年對 VR 市場的投入意願,或將研發重心與時間轉往 AR 裝置和相關應用,且推出後還須等待消費市場廣大應用。

更多鉅亨報導
緯穎攜英特爾 秀5G Open vRAN等邊緣運算伺服器
PS VR2上市熱銷 供應鏈營運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