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475.92
    +268.79 (+1.48%)
     
  • 國指

    6,547.29
    +110.20 (+1.71%)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滬深300

    3,604.39
    -19.52 (-0.54%)
     
  • 美元

    7.8103
    -0.0030 (-0.04%)
     
  • 人民幣

    0.9264
    +0.0003 (+0.03%)
     
  • 道指

    38,675.68
    +450.02 (+1.18%)
     
  • 標普 500

    5,127.79
    +63.59 (+1.26%)
     
  • 納指

    16,156.33
    +315.37 (+1.99%)
     
  • 日圓

    0.0508
    +0.0002 (+0.45%)
     
  • 歐元

    8.3999
    +0.0220 (+0.26%)
     
  • 英鎊

    9.797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77.99
    -0.96 (-1.22%)
     
  • 金價

    2,310.10
    +0.50 (+0.02%)
     
  • Bitcoin

    63,326.12
    +422.17 (+0.67%)
     
  • CMC Crypto 200

    1,310.13
    +33.15 (+2.60%)
     

【荷馬學人集】解讀星星化的基金(黃元山)

1 Click here for high-resolution version

投資者都知道,基金的過去的表現,不反映未來表現,不過,投資者不一定知道原因;除了因為「Mean Reversion」(基金經理「勇些不等於勁些」),也是因為有些基金公司用了種種不同的掩眼法,去掩蓋表現欠佳的基金。

基金公司隱惡揚善

最極端的方法是,把那些表現差劣的基金直接排除,不讓投資者發現;或者是利用其他更微妙的操作手法,讓投資者不會注意得到;也有些大型基金會把手上的不同的基金組合起來,他們會把表現最好的基金挑出來放在最前面,表現欠佳的就放在後面等方法,務求隱惡揚善。

也有其他例子,如果一個基金在過去5年擁有投資良好表現的紀錄,過去10年的投資表現紀錄則看起來普普通通,只有其中5年表現較好,那麼基金公司就會大力宣傳那5年的優異表現,並把那些10年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表現,以很少或不被投資者注意的方式隱藏起來,這種選擇性的呈現讓一些投資態度不太謹慎的投資者,出現一種不現實的錯覺,就是他們好像都很厲害似的。

另外,大多數投資者都很難找到真正沒有偏見,以及完全客觀的投資建議,因為「理財專家」只會一直推銷那些能夠賺取高佣金的投資理財產品。由於有着矛盾的經濟誘因,不少銷售人員有意無意間會把「對客戶最有利的投資產品」與「佣金最高的投資產品」搞得混亂。

基金評級火上加油

那麼獨立的評級機構是否一個答案?1985年芝加哥出現一間獨立基金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並推出著名的「晨星星等評級」(Morningstar Rating),根據風險和成本調整後的報酬率制定,以「5星」作為基金量化評等制度,當中以1星評分最低,5星評分最高。可是,這種受到市場高度吹捧的評分制度,反而加強投資者一種僥幸的觀念態度,即是完全仰賴數據、完全信任歷史績效的基金評估。

廣告

事實上,它對投資者去辨識真正的基金管理人是沒有幫助的,但當時被晨星評為4星與5星的基金卻的確吸引很多金錢湧入投資。不過,這一堆「星星化」的評級制度,由於本質是「Chase the last winners」,往往為已經見頂的股票市場帶來火上加油的影響。

事實上,愈來愈多投資者意識到這些問題;而隨着被動基金的興起,Morningstar的業績也大受影響,由2005年至2007年每年收入增長30%至40%,到最近的2012年至2014年,跌到每年只有單位數字的增幅,股價遠遠跑輸大市,雖然PE仍然高企於44倍,前景卻不容樂觀。

 

作者:黃元山

曾任職不同投行十多年,長駐紐約和倫敦,官拜屬管理層的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主管信貸債劵衍生部門,獲耶魯大學碩士及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士。現為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兼任講師、公益金預算及分配委員會委員。與一位好友自稱「荷馬學人」,論盡經濟金融的軼事和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