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8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936.12
    -5.66 (-0.03%)
     
  • 國指

    6,373.48
    -1.18 (-0.02%)
     
  • 上證綜指

    3,015.89
    -16.74 (-0.55%)
     
  • 道指

    38,700.13
    +110.97 (+0.29%)
     
  • 標普 500

    5,469.34
    +37.74 (+0.69%)
     
  • 納指

    17,839.73
    +150.84 (+0.85%)
     
  • Vix指數

    12.65
    -0.01 (-0.08%)
     
  • 富時100

    8,142.15
    -4.71 (-0.06%)
     
  • 紐約期油

    79.72
    +1.27 (+1.62%)
     
  • 金價

    2,332.20
    -16.90 (-0.72%)
     
  • 美元

    7.8103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85
    +0.0001 (+0.01%)
     
  • 日圓

    0.0493
    -0.0001 (-0.26%)
     
  • 歐元

    8.3778
    +0.0167 (+0.20%)
     
  • Bitcoin

    66,022.36
    -600.27 (-0.90%)
     
  • CMC Crypto 200

    1,382.07
    -6.09 (-0.44%)
     

人幣資產吸引 特別國債搶手

美歐日等發達國經濟隱憂重重,全球資產配置趨向多元投資,人民幣資產成為理想投資對象。中國財政部發行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超長期特別國債,首期400億元特別國債獲得不俗市場認購反應,為往後發債注入強心針,可見提供長期穩定收益回報的中國國債十分搶手,成為全球追捧目標。

近期再有美國聯儲局委員發表利率鷹派言論,未見明顯通脹降溫之下,今年不宜減息,美國國債應聲下跌,4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幅回落0.1個百分點至3.4%,只能令美債價格短暫反彈,近日債價再重現跌勢,10年及30年期美國國債息分別重上4.4厘及4.5厘。美債持續走弱,拖累歐洲及日本等主權債表現,其中日本10年期國債一度升上1厘關口,反映市場擔憂日本要加息撐匯價。因此,在美國短期難以減息之下,環球債券市場普遍無運行,其中經濟企穩回升、通脹保持溫和的中國債券成為全球債市的跌市奇葩,呈現逆勢上升,中國10年期國債息低見2.31厘,較美國同年期國債息低逾2厘,融資成本便宜得多。
事實上,中國財政部計劃發行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融資所得用於推動經濟發展,例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有助增強中長期經濟增長動能,市場反應正面,首期400億元30年特別國債,中標息率2.57厘,較二級市場的國債息率略低,認購倍數達3.91倍,比上月底發行30年期國債2.83倍認購倍數為高,反映市場對長期穩定回報的資產需求持續增加,來自商業銀行、機構投資者及主權基金的買盤十分強勁。事實上,中國經濟穩步復甦,首季GDP按年增長達5.3%,遠較發達國為佳,而通脹保持溫和,且有條件減息鞏固經濟復甦基礎,令此時推售超長期特別國債更加搶手。
首期超長期特別國債認購反應超預期,折射市場加大押注看好中國。在機構投資者大手認購之下,個人投資者更加難買。市場早已預期特別國債上市表現向好,但意想不到的是首日債價兩度漲停,一度大升兩成以上,其中深交所「特國2401」本周三收市漲幅仍達19.7%,債券上市首日價格大幅波動是不正常,不排除有散戶投資者將特別國債當作股票炒作所致,隨着特別國債供應逐步增加,相信債券價格會返回合理水平。

無論如何,首期特別國債發行開門紅,無疑對日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注入強心針,顯示市場對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前景投下信心票。據發債計劃,中國在未來一個月發行20年及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相信市場會有不俗承接力。
市場期待已久的離岸國債期貨,香港有望在短期推出,正好配合全球增持人民幣資產大勢,預期外資持境內人民幣債券比重顯著增加4%至5%。事實上,美歐日經濟及金融不穩之下,外資加速流入中國股債市場。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上月境外投資者淨買入境內債券、股票金額分別達到1247億元及451億元,外資已連續8個月增持在岸人民幣債券,持倉金額上升至4.05萬億元,佔在岸債券市場比重達到2.9%。

中國特別國債市場反應火爆,可見人民幣資產在全球吸引力不斷提升,令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