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將在 3 小時 7 分鐘 開市
  • 恒指

    20,192.40
    +407.75 (+2.06%)
     
  • 國指

    6,878.93
    +149.17 (+2.22%)
     
  • 上證綜指

    3,240.06
    -5.32 (-0.16%)
     
  • 道指

    32,717.60
    +323.35 (+1.00%)
     
  • 標普 500

    4,027.81
    +56.54 (+1.42%)
     
  • 納指

    11,926.24
    +210.16 (+1.79%)
     
  • Vix指數

    19.12
    -0.85 (-4.26%)
     
  • 富時100

    7,564.27
    +80.02 (+1.07%)
     
  • 紐約期油

    72.88
    -0.09 (-0.12%)
     
  • 金價

    1,965.40
    -1.50 (-0.08%)
     
  • 美元

    7.8491
    -0.0004 (-0.0056%)
     
  • 人民幣

    0.8768
    +0.0015 (+0.17%)
     
  • 日圓

    0.0589
    -0.0008 (-1.39%)
     
  • 歐元

    8.5140
    +0.0029 (+0.03%)
     
  • Bitcoin

    28,338.71
    +1,145.07 (+4.21%)
     
  • CMC Crypto 200

    618.50
    +17.53 (+2.92%)
     

細說港人「排長龍」史 港人排隊已由買樓花進化至做檢測

近日第5波疫情持續,各區都有大批居民需要檢測,導致各檢測中心及流動採樣站大排長龍,更有人受盡飢寒交迫之苦排數小時仍未能完成檢測。此問題更衍生出「排隊黨」及「炒籌黨」,於網上以代排隊及取籌收費圖利。多區「代排隊」收費每小時80至100元不等,有人開價35元為馬鞍山區需如廁的強檢市民「霸位」。 「排隊」常被視為港人最擅長本領之一,為心頭好「排長龍」亦是香港人見怪不怪的事。到底香港人排隊文化何時開始?香港多年來為誰而排隊呢?1998年港人為麥記奧運Snoopy系列通宵排隊;千禧年雙非家長空凳陣排隊,有港爸為孩子學位辭職去排隊;劉德華演唱會要預早一周去排隊,即使面對排隊黨,亦明知不可能而為之。 網絡上流傳一張「香港人排隊進化史」圖片,顯示各個年代的港人為不同的事物不顧一切的排隊。網民點出各個年代的經典排隊時刻,包括80年代起買樓花、到搶購iPhone、演唱會門票,直至疫情下排隊買口罩、輪候檢測,苦笑稱排隊是每一代港人的「集體回憶」,引起一眾網民共鳴。更指超強颱風山竹吹襲後,市民仍守規矩跨越種種障礙,排隊半日乘搭交通工具上班最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