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9,915.68
    -133.96 (-0.67%)
     
  • 國指

    6,794.80
    -41.66 (-0.61%)
     
  • 上證綜指

    3,265.65
    -21.00 (-0.64%)
     
  • 滬深300

    4,027.05
    -12.04 (-0.30%)
     
  • 美元

    7.8492
    +0.0004 (+0.01%)
     
  • 人民幣

    0.8744
    +0.0062 (+0.71%)
     
  • 道指

    32,237.53
    +132.28 (+0.41%)
     
  • 標普 500

    3,970.99
    +22.27 (+0.56%)
     
  • 納指

    11,823.96
    +36.56 (+0.31%)
     
  • 日圓

    0.0598
    +0.0001 (+0.10%)
     
  • 歐元

    8.4417
    -0.0607 (-0.71%)
     
  • 英鎊

    9.5990
    -0.0440 (-0.46%)
     
  • 紐約期油

    69.20
    -0.76 (-1.09%)
     
  • 金價

    1,981.00
    -14.90 (-0.75%)
     
  • Bitcoin

    27,508.24
    -716.50 (-2.54%)
     
  • CMC Crypto 200

    597.33
    -21.06 (-3.41%)
     

「跨境理財通」正式落戶大灣區 銀行最快下月開展業務

政府今午四點舉行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線上啓動儀式,標誌着計劃正式啓動。金管局預計,居民最快在一個多月後,待銀行完成準備工作及報備,即可正式通過跨境理財通進行跨境投資,即銀行在約10至11月份可以開展誇境理財通業務。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跨境理財通正式落地實施,三地個人投資者將可通過「跨境理財通」投資多元化的理財產品。這不僅為大灣區個人投資者帶來更多投資選擇,也為三地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創造新機遇,並促進人民幣跨境流動和使用,從而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角色。 金管局副總裁劉應彬在《匯思》專欄中指出,跨境理財通以兩地銀行系統為基礎,參與計劃的香港銀行可與一家或以上的內地銀行以伙伴模式合作開展業務,分別負責匯款和產品銷售。以「北向通」為例,香港投資者須在香港銀行開立一個匯款戶口,並在與該香港銀行合作的內地銀行開立投資戶口。由於實施資金閉環管理。每名合資格投資者只可以在其所在地持有一個跨境理財通匯款戶口,及在另一市場持有一個跨境理財通投資戶口。 「南向通」方面,內地居民可以通過見證方式開戶。至於「北向通」,香港投資者則可按照現行制度開立人民幣賬戶,或指定已有人民幣賬戶作爲投資戶口。此外,不論是「南向通」或是「北向通」,當投資者在完成開戶程序,及後的戶口操作和選購合資格理財產品皆可以遙距方式進行,例如電話或網上銀行。 他進一步解釋,「北向通」的合資格理財產品將涵蓋被界定為低至中風險的公募基金和固定收益類(主要投資於債券和存款)及權益類(主要投資於股票)公募理財產品。「南向通」的合資格理財產品則主要包括存款(但不包括結構性存款)、低至中風險及非複雜的債券及在香港註冊成立並經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基金。 按初期規劃,「南向通」和「北向通」各設1,500億元人民幣單邊總額度和1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者個人額度。額度使用量以跨境匯款淨值計算。 他舉例,某「北向通」投資者從香港匯款80萬人民幣到內地購買理財產品,其投資者個人額度用量將為80萬。一旦額度達至上限時,個人跨境匯出款項至投資戶口便會停止,但投資者仍然可以從投資戶口匯款至其所在地的匯款戶口。 為確保投資者權益受相關法律法規保障,劉應彬強調所有投訴或違規行為會按「屬地管理原則」處理。以「北向通」為例,涉及理財產品及相關投資的投訴會由內地的銀行根據現行機制負責跟進,並受內地監管機構監管;涉及跨境匯款的投訴則會由香港銀行及監管機構處理,反之亦然。 香港銀行學會就「跨境理財通」正式啟動表示歡迎,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表示,隨著「跨境理財通」正式啟動,相關產品預計不久後便推出,加上大灣區內各地合作日趨緊密,對跨境金融服務的人才需求將有增無減。學會今年亦推出全新『內銀港知』系列課程,分析內地銀行業的市場概況,為香港金融業專才提供大灣區以至內地市場的最新資 她續指,專業資格互認對促進跨境人才流動最為重要,例如中國「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QCBP)考試,協助包括財富管理人才在內的銀行從業員取得內地認可的專業資格,期望有更多本港銀行能夠展開跨境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