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5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085.80
    -375.12 (-0.98%)
     
  • 標普 500

    5,048.42
    -23.21 (-0.46%)
     
  • 納指

    15,611.76
    -100.99 (-0.64%)
     
  • 日圓

    0.0497
    -0.0004 (-0.72%)
     
  • 歐元

    8.3982
    +0.0000 (+0.00%)
     
  • 英鎊

    9.794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4.17
    +0.60 (+0.72%)
     
  • 金價

    2,358.90
    +16.40 (+0.70%)
     
  • Bitcoin

    64,096.79
    +239.67 (+0.38%)
     
  • CMC Crypto 200

    1,384.79
    -11.75 (-0.84%)
     

中國推動煤轉氣 助力天然氣公用事業公司受青睞

中國推動煤轉氣 助力天然氣公用事業公司受青睞

【彭博】-- 中國頂級天然氣公用事業公司可能在邁入一個豐收的季度,因在全國范圍降低煤炭依賴之際,冬季取暖需求飆漲,並且投資者寄望於國家管道公司的成立將降低這個更加清潔的燃料的供應成本。

中國市值最大的兩家天然氣公司新奧能源和中國燃氣本月在香港上漲逾4%,遠遠超過香港基準股指0.8%的漲幅,並且這兩家公司很有可能將繼續跑贏大盤。

大和資本市場香港表示,一方面,去年冬季較通常溫暖,消費者需要的燃料減少,應為上述兩家公司的利潤同比提供有利的基數。大和分析師Dennis Ip等上週在報告中寫道,而且上季度銷售疲軟造成現在有更多天然氣可用,這將有助於天然氣公用事業公司抵制供應商提價,捍衛利潤率。

大和建議投資該部門,直到可能在12月份出現的獲利了結期。大和預期隨著向中國更大範圍轉向更加清潔的能源,這兩家公司將為新工業用戶接駁天然氣,其銷量增幅將保持在14%至16%左右。

「第四季度我們仍然看好中國天然氣公用事業部門,」交銀國際分析師鄭民康說。鄭民康預計冬季天然氣供應將保持穩定,與之前幾個冬季天然氣供不應求的局面截然相反。他說,中國有關公用事業收費的政策現在得到了解決,消除了一個不確定性來源。

管道公司

此外,中國可能最早在本月成立國家管道公司,這應讓公用事業公司獲得價格更低的天然氣。大和表示,該動向將成為「天然氣分銷商的正面催化劑」,與交銀的聲明一致。

在為新奧能源評級的29位分析師中,有23位建議買入該股。市場普遍預估的12個月目標價為93.14港元,較週五收盤價高10%。對於中國燃氣,25位分析師中有19位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35.34港元,較週五收盤價高出12%。

廣告

中國燃氣發言人通過電郵表示,公司對中國天然氣行業的長期前景以及公司業務的強勁增長潛力充滿信心。新奧能源不予置評。

儘管如此,一些分析師認為有風險。大華繼顯分析師Shen Zhifeng表示,如果又是一個暖冬,則將抑制銷售。彭博行業研究表示,中國經濟放緩,尤其是圍繞出口及其對工業增加值的影響,可能也會造成拖累。 BI預計中國的天然氣消費增長將從去年的18%降至今年的10%,到2020年降至8%。

但是,「環境和供暖要求使得天然氣公用事業部門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大華繼顯的Shen說。「在經濟放緩之際,它的表現將相對優於其他公司。」

原文標題China’s Utilities Find Favor as Gas Power Propels Growth

欲聯繫彭博新聞人員: Feifei Shen Beijing fshen11@bloomberg.net

欲聯繫英文編輯請洽:Ramsey Al-Rikabi ralrikabi@bloomberg.net, Jason Rogers、Charlie Zhu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2019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