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0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52
    +0.0009 (+0.10%)
     
  • 道指

    38,249.97
    +164.17 (+0.43%)
     
  • 標普 500

    5,103.45
    +55.03 (+1.09%)
     
  • 納指

    15,933.99
    +322.23 (+2.06%)
     
  • 日圓

    0.0494
    -0.0007 (-1.32%)
     
  • 歐元

    8.3688
    -0.0294 (-0.35%)
     
  • 英鎊

    9.7670
    -0.0250 (-0.26%)
     
  • 紐約期油

    84.02
    +0.45 (+0.54%)
     
  • 金價

    2,350.50
    +8.00 (+0.34%)
     
  • Bitcoin

    63,657.43
    -464.10 (-0.72%)
     
  • CMC Crypto 200

    1,320.19
    -76.34 (-5.23%)
     

【胡思胡想】穩定市場≠推高股市 (胡孟青)

早前,彭博一篇有關香港回歸20周年,中央擬定計劃穩定本港股市的報道一出,即時叫市場雀躍,有如在身壯力健、龍精虎猛期間,再注下一道興奮劑。

的確,中央要支持股市,必要時就會出手,等如向市場發放股市封底訊息,開出一個相當堅實的認沽期權。但觀乎港股表現,年內累積升幅近一成半,25000點也上破了,撇除中資股的話,港股估值根本已不算低殘。因此,用股市走勢而論,港股實在談不上有需要「被協助穩定」。彭博引述的訊息若果屬實的話,會否引發更多不合理期望,將股市由穩定上升,變為急速上升?恐怕那時反效果將更大。

靠內地托市形同干預

香港回歸廿年,內地在港的經濟及金融市場影響力及話語權不斷增加,很多人認為,內地有需要保障在港的經濟利益,以防潛在金融震盪突然出現。但進一步想想,金融風險、震盪,皆源於資金不斷追逐不合理價值的股份及資產,構成了泡沫風險。環顧近年,這股資金及購買勢力,來源不是外資,而是中資。怕且,中央要維穩、要防止市場出現震盪的話,要做的是有如內地當局一樣,管理野蠻人及盲目投資行為,托市反而是極之差劣的做法。

彭博的報道,令人想起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猶記得20年前的一刻,股市慶回歸,染紅股有價又有市,未幾區內貨幣接連被沽售,一場高槓桿、高泡沫爆破浪接浪。1998年初,本港金融市場經紀行出事、百富勤事件,總之太多太多了,到7、8月,港股被雙重狙擊,印象中期時本港財金官員都未有尋求內地協助。現在累積了經驗,底子亦厚了,反而需要協助(又或內地主動提出協助),是否意味着另一種形式的干預?

廣告

市場穩定靠市場秩序

實話實說,內地久不久就會有宣傳文章及引述權威消息的報道,有意無意向市場發出正面訊息,不斷成為股民的啦啦隊。也許,當局近年成熟了,愈多「啦啦隊長」的出現,愈是好事變壞事,這亦解釋到不論近期內地股市調整、抑或是「入摩」行將檢討,內地媒體都來得低調及收斂。反而,外媒有時更見得火上加油:一帶一路峰會穩股市、回歸廿年穩港股,到底是內地太多有識之士,欲透過外媒增加認受性,抑或箇中有其它原因,實在不得而知。但外媒報道內地的消息,準繩度有多大,市場會自行判斷的。

說到底,市場穩定的根源是市場秩序,靠的是內地及本港監管機構互相合作。如果將穩定市場,一廂情願理解為推高股市,要跌的統統不能跌,當更多人存有這想法時,或者就是投資者需要細心考慮減磅的時候了。

作者:胡孟青

獨立財經評論員,人稱青姐。從事金融業工作十餘載,先後於證券行、銀行等機構任職,近年自立門戶,以獨立身份論股市談投資,以觀點獨到、作風辛辣見稱。她對弱小散戶苦口婆心,對無良大戶卻口誅筆伐,亦為投資者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