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475.92
    +268.79 (+1.48%)
     
  • 國指

    6,547.29
    +110.20 (+1.71%)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滬深300

    3,604.39
    -19.52 (-0.54%)
     
  • 美元

    7.8103
    -0.0030 (-0.04%)
     
  • 人民幣

    0.9264
    +0.0003 (+0.03%)
     
  • 道指

    38,675.68
    +450.02 (+1.18%)
     
  • 標普 500

    5,127.79
    +63.59 (+1.26%)
     
  • 納指

    16,156.33
    +315.37 (+1.99%)
     
  • 日圓

    0.0508
    +0.0002 (+0.45%)
     
  • 歐元

    8.3999
    +0.0220 (+0.26%)
     
  • 英鎊

    9.797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77.99
    -0.96 (-1.22%)
     
  • 金價

    2,310.10
    +0.50 (+0.02%)
     
  • Bitcoin

    63,015.64
    +3,466.98 (+5.82%)
     
  • CMC Crypto 200

    1,359.39
    +82.41 (+6.45%)
     

【脫苦海講樓】六成人住公營房屋是否可行(脫苦海)

隨著數個候選人宣布參選後,陸續地個別提出政網,解決房屋問題始終是最重要的議題之一,關乎未來的房屋供應,以至於改善基層居住環境的進度。以現時樓價水平,以至於公屋的輪候情況,增加房屋供應已經是共識,分別只是如何達到,以及如何分配。

曾俊華提出希望六成人住公營房屋單位,即被特首梁振英回應為即使不再批地建私樓也難以做到。究竟兩者的論述是互相矛盾,還是一體兩面呢?我們先從香港現有的情況分析,根據房屋委員會的報告,2015年按房屋類別劃分的人口分布比例如下:

https://www.housingauthority.gov.hk/tc/common/pdf/about-us/publications-and-statistics/HIF.pdf

可以看到現時居住在公營房屋(包括公屋及居屋)的人口佔45.6%,私人房屋佔53.9%,臨時房屋佔0.5%。驟眼看來,現時公營房屋人口已佔45.6%,要追到佔60%,就需要額外增多%,即使不再增加私樓供應,全部興建公營房屋,也要額外增加36%的總量才能達到[(45.6+0.5%)/40%=136%],這樣的增幅不是一兩個任期可能達到。

另外,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香港物業報告,2015年私樓總存量是114.55萬個單位,引申推算到全港所有房屋總量是212.52萬,要額外增加36%即是76.5萬個單位。

根據長策會的十年建屋目標為46萬,相比之下要16.6年才可以興建到76.5萬,更何況增加的單位,六成是公營房屋,四成是私營房屋,換言之到時也不能達到六成人住公營房屋的目標。

廣告

新加坡現時有八成人居住在公營組屋,但那是數十年的經營結果,但實際上餘下兩成的私樓,一樣像其他世界主要城市般樓價飊升,可以說明即使增加公營房屋比例,一樣影響不到私樓的樓價,反而令到更多人不能買私樓,只可以到公營市場排公屋或抽居屋。

事後,曾俊華說六成人住公營房屋只是一個長遠目標,而非要短期內實行,值得深思的是,以香港人普遍的買樓致富的思維,又是否大多數私樓居民(53.9%)所期望,大量供應公營房屋財政上又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