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475.92
    +268.79 (+1.48%)
     
  • 國指

    6,547.29
    +110.20 (+1.71%)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滬深300

    3,604.39
    -19.52 (-0.54%)
     
  • 美元

    7.8103
    -0.0030 (-0.04%)
     
  • 人民幣

    0.9264
    +0.0003 (+0.03%)
     
  • 道指

    38,675.68
    +450.02 (+1.18%)
     
  • 標普 500

    5,127.79
    +63.59 (+1.26%)
     
  • 納指

    16,156.33
    +315.37 (+1.99%)
     
  • 日圓

    0.0508
    +0.0002 (+0.45%)
     
  • 歐元

    8.3999
    +0.0220 (+0.26%)
     
  • 英鎊

    9.797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77.99
    -0.96 (-1.22%)
     
  • 金價

    2,310.10
    +0.50 (+0.02%)
     
  • Bitcoin

    63,171.20
    +3,735.07 (+6.28%)
     
  • CMC Crypto 200

    1,359.39
    +82.41 (+6.45%)
     

【脫苦海講樓】 按指標賣地令供應欠靈活性(脫苦海)

【脫苦海講樓】 按指標賣地令供應欠靈活性(脫苦海)

雖然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樓市,比如會影響到需求的如支付能力、利率之料,但由於物業整個供應很長,由一幅地到完成為物業入伙,往往要數年之久。經濟學上稱之為「供應彈性低」,即是在供求雙方中,調節供應遠比調節需求難。

去年之前的數年升市,當然有美國量化寬鬆,加上低息期的考慮,但一個重要因素不得不提,就是之前的「勾地表」政策,令到某幾年賣出的土地極少,一年動工量少至數千伙,在供應極度短缺之下,樓價就只有輾轉上升。

而自2010年起,政府每個月都有地皮推出,結果樓宇供應在數年後回復到較合理水平,正如發展局長陳茂波所言,經過現屆政府大力推地,住宅新供應將陸續到位,可扭轉市民認為樓市難以改變的供不應求預期

若果單從樓價的走勢判斷,既然樓價在去年下半年轉勢,可以說由求過於供,到供過於求的轉折,就是在那個時間發生,當然,美國在去年10月結束量化寬鬆以及第一次加息,都對需求方有所削弱,但樓宇供應漸漸多,又在供應方出力。

只不過現時政府明確表示,賣地的指標不變,仍然按每年萬八至二萬個單位作為供地目標,在淡市中仍推地,其中一個現象就是地皮流標,顯示發展商地不肯高價搶地,但若果始終都堅持賣地指標,便會推其他地皮或者重新招標流標地皮,最終在新供應不斷累積之下,需求方又不見起息,樓市便唯有繼續下行。

現時樓市跌幅尚少,繼續推供應還未出現問題,但他日樓價大幅下降仍然按量推地,就可能出現回歸後那樣的市況,供應調整便欠缺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