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475.92
    +268.79 (+1.48%)
     
  • 國指

    6,547.29
    +110.20 (+1.71%)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滬深300

    3,604.39
    -19.52 (-0.54%)
     
  • 美元

    7.8103
    -0.0030 (-0.04%)
     
  • 人民幣

    0.9264
    +0.0003 (+0.03%)
     
  • 道指

    38,675.68
    +450.02 (+1.18%)
     
  • 標普 500

    5,127.79
    +63.59 (+1.26%)
     
  • 納指

    16,156.33
    +315.37 (+1.99%)
     
  • 日圓

    0.0508
    +0.0002 (+0.45%)
     
  • 歐元

    8.3999
    +0.0220 (+0.26%)
     
  • 英鎊

    9.797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77.99
    -0.96 (-1.22%)
     
  • 金價

    2,310.10
    +0.50 (+0.02%)
     
  • Bitcoin

    63,399.17
    +234.82 (+0.37%)
     
  • CMC Crypto 200

    1,313.43
    +36.45 (+2.85%)
     

中國大陸侵擾台灣軍機今年翻倍 2022年料只增不減

【彭博】-- 今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次數增加了一倍多,但2022年台灣或將面臨更多的這類干擾,料加劇這個地區強權之間發生衝突的憂慮。

Most Read from Bloomberg

彭博根據台灣國防部的資料彙整顯示,自1月以來,中國大陸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已約950架次,相比之下,去年約有380架次。台灣軍方在這類干擾軍機急遽增多後,自去年開始發布數據。

未來一年的緊張局勢可能進一步加劇,因為兩岸的政治日程上都有重大事件。不僅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預計將在黨代表大會中史無前例獲得第三個任期,台灣總統蔡英文也面臨被視為下屆總統選舉風向球的縣市長選舉。

「共機明年架數還會更多,操作方式會更具威嚇性,」台灣的國策研究院執行長郭育仁指出,並稱2022年的情況值得關注,因為這將是一個轉折點。

廣告

這些政治事件增加了習近平和蔡英文展示實力和決心應對挑釁感的壓力。美國總統拜登之前承諾協防台灣免受中國大陸任何攻擊,同樣也有在國會中期選舉之前對北京保持堅定路線的政治動機。

雖然從來沒有控制過台灣,中國大陸執政的共產黨認為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美國在40多年前與台灣斷絕正式外交關係,但從未在台灣主權問題上表明立場,並繼續和台灣保持軍售及其他非正式關係。

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拜登周一已簽署7682億美元的2022年國防政策法案。該法案內容包括在華盛頓做出有效回應之前,美國應保持抗拒「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用武力入侵及控制台灣」成為「既成事實」的能力。

記錄顯示今年10月中國大陸軍機侵擾台灣架次創下新高,當月兩岸都在舉行國慶慶祝活動,美國及其盟國則在附近海域進行一系列的軍事演習。其中包括10月4日創下單日56架次的最高記錄。

除了數量增加以外,大陸還利用這些軍機展示解放軍的硬體配備實力,包括遠程轟炸機、電戰機、運油機和預警機,以及向台灣及其附近離島輻射軍事力量的能力。這些干擾的軍機巡航飛行也增加了台灣防空系統的壓力,並為解放軍提供有關台灣將如何應對實際攻擊的情報。

儘管如此,中國大陸在過去一年仍避免了更多的挑釁行動,例如並未像中國官媒所威脅的那樣跨越台灣海峽的非正式中線,或飛越台灣島。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10月對立法委員表示,將秉持「愈接近本島、反制力愈強」作為。

美中關係的整體狀況也可能決定解放軍有多少架次飛入台灣防空識別區。雖然自從拜登和習近平同意舉行首次視頻峰會之後,這類侵擾已有所緩和,但雙方就華盛頓對台北的友善舉措,以及北京對蔡政府加大施壓等仍然相互抨擊。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所長歐錫富說,中共採用準軍事手段脅迫算是灰色地帶手段之一,配合外交斷交及經濟脅迫,成為一種混合威脅。他說,「美國越來越跟中共競爭,競爭越激烈的話,中共在台海活動越增加。」

原文標題

Taiwan Girds for China Flybys in 2022 After Patrols Double (1)

Most Read from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