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207.13
    +444.10 (+2.50%)
     
  • 國指

    6,437.09
    +163.34 (+2.60%)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道指

    37,903.29
    +87.37 (+0.23%)
     
  • 標普 500

    5,018.39
    -17.30 (-0.34%)
     
  • 納指

    15,605.48
    -52.34 (-0.33%)
     
  • Vix指數

    15.04
    -0.35 (-2.27%)
     
  • 富時100

    8,156.65
    +35.41 (+0.44%)
     
  • 紐約期油

    79.63
    +0.63 (+0.80%)
     
  • 金價

    2,308.60
    -2.40 (-0.10%)
     
  • 美元

    7.8163
    -0.0060 (-0.08%)
     
  • 人民幣

    0.9256
    +0.0007 (+0.08%)
     
  • 日圓

    0.0503
    +0.0002 (+0.34%)
     
  • 歐元

    8.3706
    -0.0080 (-0.10%)
     
  • Bitcoin

    58,868.92
    +698.80 (+1.20%)
     
  • CMC Crypto 200

    1,269.65
    -1.09 (-0.09%)
     

中國對耶倫洗耳恭聽 但她訪華的主要目的可能達不到

【彭博】-- 中國官員帶著尊重聆聽了珍妮特·耶倫這幾天訪華時傳達的主要信息:北京對製造業的大力推動威脅到了其他經濟體。但熱情的招待未必意味著北京會滿足她對產業政策轉向的要求。

這位美國財政部長結束為期四天的訪問時在記者會上重溫了她此行的初心:強調全球經濟將受到中國製造業出口激增的不利影響,而北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提振內需。

「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而且如果我們不找出一個解決方案它就會對美國的工人和企業造成不利衝擊,」 耶倫在北京的美國大使官邸對記者說,「我在這裡的工作是確保我在這個問題上已經解釋得非常徹底了,並且向中國的最高領導層提出這一關切。」

美國的呼聲和中國的目標並非完全對立。北京不久前還曾指出一些行業存在產能過剩,但他們似乎認為這個問題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市場力量消化,因此不需要在經濟政策上大轉彎,比如祭出大規模的消費刺激措施或迅速給製造業成長降溫。

「他們認識到產能過剩是一個問題,但我不認為他們真有壓低價格的動力,」 因為那樣做會損害中國企業的利潤,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中國經濟與企業研究中心負責人Alfredo Montufar-Helu說。

在Montufar-Helu看來,兩個關鍵因素決定了中國刺激製造業的政策不太可能逆轉:房地產市場的大跌和美國的科技遏制。他說,中國將繼續追求技術自力更生,「這是地緣政治格局所決定的」。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周一在媒體吹風會上說,供需不平衡的解決「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此番表態暗示,北京認為通過破產和兼併等機制淘汰虧損企業可以消除產能過剩。

廣告

新產業

廖岷還反駁了耶倫關於中國太陽能和電動汽車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說法。「當前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眾多開發中國家對新能源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 他說。

耶倫強調,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等產品的產量激增令美國以及許多其它國家擔憂而,而從出口轉向也會有利於中國。

中國可能認為美國的批評不懷好意。北京已多次表示美國正在採取冷戰式的做法來企圖遏制其經濟發展。官方媒體稱產能過剩說隱藏著打壓中國高科技公司的「不可告人企圖」。

在公開場合,耶倫大部分時間都在反覆強調中國應該改變經濟政策走向。

在周一的記者會上一位中國記者問耶倫對北京有何建議,因為地方政府會擔心放緩投資威脅就業。

「有供給側的也有需求端的,」 她說,「一種可能的辦法是提振需求並提高居民部門在GDP中的比重。」

財政部高級官員表示耶倫在她與中方的會晤中鼓勵採取這種做法。在與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對談時她建議,中國可以通過加強退休保障和降低教育負擔來刺激國內支出。

原文標題China Has Too Much at Stake in Industry Push to Listen to Yellen

--聯合報導 Lucille Liu、Tom Hancock.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