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21,251.98
    +614.74 (+2.98%)
     
  • 國指

    7,620.74
    +255.15 (+3.46%)
     
  • 上證綜指

    3,301.93
    +43.07 (+1.32%)
     
  • 滬深300

    3,997.79
    +41.80 (+1.06%)
     
  • 美元

    7.7693
    -0.0001 (-0.00%)
     
  • 人民幣

    0.9106
    0.0000 (0.00%)
     
  • 道指

    42,454.12
    -57.88 (-0.14%)
     
  • 標普 500

    5,780.05
    -11.99 (-0.21%)
     
  • 納指

    18,282.05
    -9.57 (-0.05%)
     
  • 日圓

    0.0521
    +0.0000 (+0.02%)
     
  • 歐元

    8.4952
    -0.0008 (-0.01%)
     
  • 英鎊

    10.1490
    +0.0070 (+0.07%)
     
  • 紐約期油

    75.51
    -0.34 (-0.45%)
     
  • 金價

    2,650.80
    +11.50 (+0.44%)
     
  • Bitcoin

    60,155.20
    -429.06 (-0.71%)
     
  • XRP USD

    0.53
    +0.01 (+1.76%)
     

中國財政部長發布會召開在即 調查預估新增刺激措施規模約2萬億元

【彭博】-- 中國財政部長將於周六舉行新聞發布會,市場期待財政政策能加碼以扭轉經濟疲態。市場人士預估,後續刺激計畫規模會在2萬億元人民幣左右。

彭博本周對23名經濟學家、分析師和基金經理展開的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受訪對象認為財政部將在周六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增量財政刺激措施。對截止2025年底的增量刺激政策規模預估方面,21個回覆中超過七成選擇了2萬億元左右。

部分受訪人士認為,政府將通過增發特別國債的方式來籌措資金,減輕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和提振消費將是刺激政策主要導向。

「新財政刺激措施至少有70%的資金可能來自超長期特別國債,」Leverage Shares的研究員Sandeep Rao稱,如果以為地方紓困為重點,那麼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支持一些省份緩解房地產業面臨的流動性緊張的努力。剩餘部分將可能被用來補貼以舊換新項目和居民家庭開銷以刺激消費。

9月下旬,隨著央行降準降息及計畫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等一系列經濟、金融和市場支持措施密集出台,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大幅緩解,股票瘋漲、債牛則遭遇「急剎車」。然而國慶假期歸來,國家發改委發布會並未宣布新的強力刺激政策,A股追漲熱度快速冷卻。周六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將在發布會上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再度重燃市場對政策的憧憬。

對這一發布會,受訪人士認為,可能會談及放鬆地方政府債資金使用範圍、央行國債買賣操作以支持政府債發行等;而若周六未宣布具體刺激規模,接下來的六個月仍是窗口期。

增發

中國經濟仍然面臨通縮壓力加劇,全年要達到5%左右的增速目標,亟需更大力度的財政貨幣政策支持是共識。然而根據彭博計算,中國預算支出在加劇下滑,今年前8個月廣義預算支出同比降幅擴大至2.9%,財政收入下滑帶來的拖累尤其突出。

渣打銀行丁爽表示,中國的預算執行進度經常性地慢於預算,在年底時仍有閑置資金;預計今年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中,截至年底將有1萬億元剩餘未使用,對此應拓寬政府性基金下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專項債的用途,而針對一般公共預算錢不夠花的問題,建議增發1萬億元國債,此外增加1萬億元的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資債券的額度,幫助化解地方政府債務。

從流程來看,普通國債的新增限額一般需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而新發特別國債則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如果利用歷年地方債結存限額發債則不需要經過人大等批准。彭博根據政府數據計算,截至2023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有約2萬億元的結存限額。

去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曾批准國務院增發1萬億元國債,作為特別國債管理;財政部去年還下達了逾1萬億元地方政府再融資債額度,利用歷年結存限額助力地方償還隱性債務。

華西證券研報指出,假若年內政府債追加發行規模在2萬億元以內,對於長端利率而言預計均是利空出儘的信號;如果出現「長期規劃」的大規模增量政策,可能偏超預期,債市或重新定價增量財政。

--聯合報導 Abhishek Vishnoi、Jing Zhao、Tian Chen、Chongjing Li、Qizi Sun.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