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021.31
    +16.34 (+0.10%)
     
  • 國指

    6,010.64
    -5.87 (-0.10%)
     
  • 上證綜指

    2,890.90
    +4.16 (+0.14%)
     
  • 滬深300

    3,409.29
    +10.02 (+0.29%)
     
  • 美元

    7.8066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82
    +0.0025 (+0.27%)
     
  • 道指

    40,589.34
    +654.27 (+1.64%)
     
  • 標普 500

    5,459.10
    +59.88 (+1.11%)
     
  • 納指

    17,357.88
    +176.16 (+1.03%)
     
  • 日圓

    0.0505
    +0.0001 (+0.10%)
     
  • 歐元

    8.4741
    +0.0082 (+0.10%)
     
  • 英鎊

    10.043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76.44
    -1.84 (-2.35%)
     
  • 金價

    2,385.70
    +32.20 (+1.37%)
     
  • Bitcoin

    69,032.53
    +1,630.30 (+2.42%)
     
  • CMC Crypto 200

    1,397.93
    +67.32 (+5.06%)
     

交通變「YOHO」 商場改名都要講條件

新地日前公布元朗交通廣場翻新後將改名為「YOHO PLUS 加點」。
新地日前公布元朗交通廣場翻新後將改名為「YOHO PLUS 加點」。

新地天水圍YOHO WEST是去年熱賣新盤之一,證明「YOHO」品牌有一定叫座力。「YOHO」既是住宅品牌,亦是新地在元朗旗艦商場品牌。新地日前公布元朗交通廣場翻新後將改名為「YOHO PLUS 加點」,從商場的改名部署,亦反映出商場要成功改名都要講條件。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交通廣場非「死場」

舊商場翻新兼改名,大家即時反應可能是這個商場必定是死場。但「YOHO PLUS」前身交通廣場並非區內「死場」,該商場特色是大部分樓層均為停車場,只有地面同一樓為商場,之前命名為「交通」,相信都是突出泊車功能。

商場僅佔兩層,但翻新前出租率算理想。佔據一樓的酒樓平日早市都旺場,樓下租戶則有西餐廳、日式連鎖餐廳、素食用品店及高檔家品雜貨店,各租戶均有穩定客源。值得一提是另一租戶是區內僅存國貨店,區內老友記想買絲綿被、羊毛底衫、綿襖及茶葉,首選就是這間國貨店。交通廣場位置及停車場有本事吸納穩定人流,翻新後只要商戶組合有吸引力,再提升人流應有一定勝算。

至於改名,近年不少商場都偏好增加英文名,或直接改用英文名,但英文名太複雜或引發聯想,改名就有反效果。例如大埔運頭塘商場獲華潤建設收購後,早前商場改名為「幸匯」,英文名則改為「better place」。網民認為「幸匯」既易記又好聽,但直言「better place」有極樂世界之意思,認為這個名不太妥當。另一經典例子是大角咀「西九匯」,該商場英文名為「West9Zone」,網民普遍認為這個英文名難以理解。

交通廣場翻新後改名為「YOHO PLUS」,與附近的「YOHO」商場系列有協同效應作用。
交通廣場翻新後改名為「YOHO PLUS」,與附近的「YOHO」商場系列有協同效應作用。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交通廣場翻新後改名為「YOHO PLUS」,新英文名至少沒有不明所以的問題,而且與附近的「YOHO」商場系列有協同效應作用,同區街坊已熟悉「YOHO」品牌,令翻新後商場在宣傳上亦事半功倍。

美國商場致力「去商場化」

不單香港,數年前美國商場已積極透過改名「去商場化」。商場就是商場,何解要「去商場化」?原來美國大型商場營運商,期望將商場發展為多功能娛樂消閒地點,「Mall」一詞已不能反映多功能特質。例如加州「Hilltop Mall」數年前被收購後,新業主便改名為「The Shops at Hilltop」,據報2014年後美國逾90個商場翻新後,有17個放棄使用「Mall」一詞。

外國商場面積廣闊,有充裕條件發展成多功能社區空間。
外國商場面積廣闊,有充裕條件發展成多功能社區空間。 (Mario Tama via Getty Images)

商場改名「去商場化」似乎可以賣甩老土,但外國商場面積廣闊,有充裕條件發展成多功能社區空間。香港不少地區商場,面積細小,功能主要是購物,忽然跟風改名就有點莫名其妙。2013年房協為欣榮花園購物商場舉辦命名比賽,結果「欣榮商場」獲勝,當年不少評論認為比賽結果「搞笑」,但「欣榮商場」忠實地反映商場定位及功能,而且街坊客必定熟悉「欣榮」二字,從實際角度看勝出比賽又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