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36 分鐘 開市
  • 恒指

    20,760.15
    +261.20 (+1.27%)
     
  • 國指

    7,478.23
    +115.23 (+1.56%)
     
  • 上證綜指

    3,302.80
    +16.94 (+0.52%)
     
  • 道指

    42,514.95
    -409.94 (-0.96%)
     
  • 標普 500

    5,797.42
    -53.78 (-0.92%)
     
  • 納指

    18,276.65
    -296.47 (-1.60%)
     
  • Vix指數

    19.24
    +1.04 (+5.71%)
     
  • 富時100

    8,258.64
    -47.90 (-0.58%)
     
  • 紐約期油

    71.00
    -0.74 (-1.03%)
     
  • 金價

    2,729.20
    -30.60 (-1.11%)
     
  • 美元

    7.7688
    -0.0029 (-0.04%)
     
  • 人民幣

    0.9164
    +0.0004 (+0.04%)
     
  • 日圓

    0.0506
    -0.0006 (-1.15%)
     
  • 歐元

    8.3767
    -0.0153 (-0.18%)
     
  • Bitcoin

    66,524.65
    -975.80 (-1.45%)
     
  • XRP USD

    0.52
    -0.01 (-1.89%)
     

光伏電池陷產能過剩 鈞達股份望「儲能」出海

這家已在A股上市的中國領先光伏電池製造商,趁中港股市最近轉旺,再次向港交所申請上市

重點︰

  • 受產能過剩等問題拖累,鈞達股份今年上半年轉虧

  • 這次鈞達股份上市集資,目的就是為擴展海外市場,尋找新增長引擎

裴梓龍

中國政府接連出招刺激經濟,中港股市受惠大反彈,各大企業也趁勢申請來港上市。已經在A股上市的鈞達股份(002865.SZ),以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名再闖港交所(0388.HK)。

鈞達股份在今年2月曾向港交所申請上市,惟因招股文件半年有效期屆滿,在8月自動失效,估計與當時整體中港股市低迷,無法取得管理層心目中的估值有關,畢竟其A股股價過去一年跌幅已超過50%。

成立於2003年的鈞達股份,本來專注汽車內外飾業務,包括提供汽車儀器板、前後保險槓等部件,2017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然而上市翌年,內地汽車市場陷入下滑期,拖累鈞達股份業績。

2019年,鈞達股份展開戰略轉型,看中光伏電池行業。2021年,當時光伏電池中的P型電池主導市場,鈞達股份果斷出資14.34億元,收購捷泰科技51%股權,正式進軍光伏行業,翌年再將汽車塑料配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出售,全力發展光伏電池業務。

作為中國領先的光伏電池製造商,過去兩年受惠行業紅利,尤其是從「P型轉N型」浪潮中,鈞達股份的N型TOPCon電池一度帶給公司高速增長。據招股文件顯示,2021年公司的收入只有約16.39億元,2022年N型電池技術崛起,公司也是全球首批大規模量產N型TOPCon電池的企業,帶動整體收入增長5.8倍至110.9億元,去年再上升67.9%至186.1億元。

過去三年,公司淨利潤也持續增加,由2021年的5,373萬元,大幅上漲至2022年的6.17億元,期間多賺了10.4倍,去年再增加32.3%,至8.16億元。正因如此,鈞達股份A股股價在2022年一度高見173.26元,其後見觸頂回落。

不過,截至今年10月18日,鈞達股份A股股價已跌至43.7元,單計過去一年的跌幅已達53.3%,如果以2022年的高位計算,跌幅更高達74.8%。投資者持續沽貨並非無因,因該公司的高增長開始無以為繼,其上半年收入只有約63.6億元,同比下跌32.4%,更重要的是由盈轉虧,淨虧損1.66億元,表現遠差於去年同期的9.56億元淨利潤。

由於鈞達股份去年全年淨利潤為8.16億元,意味其實去年下半年已經開始虧損。這與內地光伏行業自去年已陷入產能過剩的情況密不可分,整個產業鏈上的產品價格都持續走低,例如今年上半年多晶硅和硅片價格已下跌超過40%,電池片價格也跌了逾15%。

產品售價跌幅驚人

上半年,鈞達股份的P型PERC電池收入同比銳減87.7%,N型TOPCon電池也少了4.5%,最令投資者擔憂的是,兩款電池的平均售價跌幅驚人,P型PERC的平均售價由2022年的1.06元/W,跌至去年0.75元/W,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滑至0.32元/W,同比跌幅達62.8%;N型TOPCon的平均售價今年上半年只有0.36元/W,同比大幅下跌61.3%。

國內光伏業產仍在消化過剩產能,國金證券的報告指,自去年第四季起,光伏業經過二三線企業退出及整合,已有不少公司被淘汰,而目前「供給側洗牌」已進入中後期。

面對國內競爭激烈,不少公司選擇到海外尋找增長。去年全球光伏電池市場規模按出貨量計已達544.9 GW,預計到2030年可達1,526.6 GW,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14.2%,如果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其他地區光伏電池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更可望高達25.6%。

鈞達股份在招股文件中也提到,公司來自中國境外的銷售額佔比由2021年的0.3%,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3.8%,更計劃將海外年化產能擴大至約10 GW,這次在港股上市集資所得,就是用於興建年化產能約為5 GW的海外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同時建立及加強海外銷售業務及分銷渠道,以及用於研發先進技術及一般營運資金。

當然,擴大海外業務也面對不少風險,其中最不明朗的就是貿易限制,包括關稅、出口規定、反傾銷及反補貼稅等問題,將直接影響公司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這次鈞達股份再闖港交所,希望能以「A+H」身份在兩地上市,截至上周五,本港H股對比A股折讓率介乎5.3%至77.1%,能源相關股份的折讓一般約50%。如果鈞達股份希望成功上市,不僅要通過港交所聆訊,更重要是定價需要比A股存一定折讓,才能說服投資者進場,為公司擴展海外市場「儲能」。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