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奧坊‧壹隅周末兩日連售17伙 套現1.06億元
【on.cc東網專訊】新盤持續穩定銷情,恒基地產(00012)旗下的旺角利奧坊‧壹隅於本周末(14、15日)連售17伙,恒基物業代理營業(二)部總經理韓家輝表示,售出單位包括15個一房單位,以及開放式與兩房戶各1個,套現逾1.06億元,買家以年輕上車客佔多,亦不乏區內外投資客。項目銷售至今累售87伙,套現逾5.75億元。
【更多影劇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
【彭博】-- 由於手機和電腦市場需求疲軟,美光科技對本季度的業績指引意外低於預期,但表示將採取積極行動避免晶片供應過剩。美光科技警告稱,公司2022財年第四季度營收預計將在72億美元左右,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91.4億美元。該公司表示,扣除某些科目外,每股盈利預計約在1.63美元,而分析師預測為2.57美元。美光科技上季度業績總體較為良好,但公司對本季度業績的展望黯淡,使市場信心受到打擊,並再次引發對美光科技內存晶片兩個關鍵市場放緩的擔憂,即電腦和智慧手機市場。消費者和企業在控制支出,擔心世界主要經濟體將走向衰退。「全球形勢瞬息萬變不可確定,消費者支出肯定會從電子設備向其他領域重新分配,」美光科技執行長Sanjay Mehrotr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就拿美光來說,我們剛剛實現創紀錄的季度表現,但還是得採取行動來調整總體供應與需求相匹配。以前在這個行業從來沒有調整的如此之快。」業績報告發布後,美光科技股票在盤後交易中下跌逾8%,隨後回落至3%左右,截至收盤今年已下跌41%,部分原因與過去五年暴漲的半導體股票今年總體回落有關。受此影響,亞洲晶片製造商及其供應商的股票可能會有異動。重點可關注
南韓6月出口按年上升5.4%,高過市場預期的3.8%。進口按年上升19.4%,升幅低過預期的22.6%。 期內,貿易逆差初值為24.7億美元,逆差較5月的17.1億美元擴大。 南韓上月對中國出口按年下跌0.8%。
日本政府數據顯示,6月東京地區包括油品,但不包括新鮮食品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增長2.1%,符合市場預期,升幅創2015年3月以來最大。 期內,東京地區整體CPI按年上升2.3%,剔除新鮮食品和能源價格的CPI按年升1%。 扣除消費稅上調影響後,6月核心CPI按年升幅創1992年11月以來最大。 另外,政府又公布,日本5月經季節調整的失業率,自4月的2.5%升至2.6%。
MSCI 全球指數以超過 20% 跌幅寫下歷來最可觀的上半年跌幅,反映對俄烏戰爭久拖不決、通膨續升和經濟衰退的擔憂。 MSCI 全球指數今年來至周四 (30 日) 收盤共下跌 20.9%,標普 500 也暴跌近 20.56%,深陷 1970 年以來最大上半年跌幅,歐洲 Stox
今日操盤前瞻 美股財報:美光 中國 6 月財新製造業 PMI 歐元區、德國和英國 6 月製造業 PMI 歐元區 6 月 CPI 美國 6 月 ISM 製造業指數 衰退憂慮恐致科技支出縮手
美國5月個人消費開支物價指數(PCE)按月上升0.6%,較4月高0.4個百分點;按年上升6.3%,與4月升幅一致。核心個人消費開支物價指數按月維持上升0.3%,按年就升4.7%,兩者都小過市場預期。 市場憂慮聯儲局進取地加息壓低通脹,會拖累美國經濟表現,甚至令經濟出現衰退。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廖嘉豪認為,雖然目前美國經濟衰退的跡象不明顯,但美國經濟數據本身已反映當地消費及需求放緩,而聯儲局只能從需求方面著手去壓抑高通脹,因此上調明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機會率至40%。 廖嘉豪指,聯儲局認為目前美國經濟較能承受大幅度加息,但他認為,如果聯儲局只著眼於加息壓通脹,而忽略需求下滑,將會是美國經濟的主要風險因素,不過認為滯脹的風險不大。
【彭博】-- 美國經通膨調整的消費者支出在5月份出現了今年首次下滑,前幾個月的數據被向下修正,在通膨火爆及聯儲會升息的背景下,這表明經濟狀況可能比之前預想的還要疲弱。美國商務部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當月經物價變動因素調整後的商品和服務購買下跌0.4%,3月增幅下修至0.3%。服務開支成長,但商品支出下降。被聯儲會視為衡量通膨目標工具的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環比成長0.6%,同比上揚6.3%。核心PCE指數環比成長0.3%,不及預期,同比升幅為去年11月以來最小。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中值為,經通膨調整的支出環比下降0.3%,整體PCE指數同比上升6.4%。未經通膨調整的消費支出環比成長0.2%,個人收入成長0.5%。雖然消費支出數據弱於預期,但仍能說明需求面沒有完全崩潰。對服務產品的需求仍然堅挺,反映出消費偏好終於如長期來所期望的從商品轉向服務。國際旅行支出在5月份也有所反彈。但是消費支出的放緩還是增加了對經濟展望的擔憂。消費者信心處於紀錄低點,衰退擔憂日增,勞動力市場雖然強勁,卻已顯示出初步的走軟跡象。富國銀行經濟學家Tim Quinlan和Shannon Seery在數據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與本港收市比較個別發展。 滙控ADR較本港收市跌0.7%。 科技股個別發展,騰訊和美團ADR較本港收市升0.5%和0.9%;阿里巴巴和小米則跌約0.4%和0.7%。
【彭博】-- 衡量市場流動性的風向球——銀行間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在六月底持續走高,創下自2021年1月以來最大的月度漲幅。但市場人士認為這只是季節性情況,預測三季度流動性依然寬鬆。為維穩市場半年末資金面,中國央行在過去的一周裡通過逆回購操作向市場累計投放4000億元人民幣,規模不僅高於2020年疫情高峰期的投放,也是自2016年來同期最高。但銀行間7天期回購利率周四仍然跳漲逾23個基點至2.29%,6月份累計上漲逾45個基點。兩位銀行交易員指出周四全天資金面偏緊,融入需求較大,因此部分機構加點融出。在不降息的情況下,彭博行業研究的首席亞洲外匯和利率策略師Stephen Chiu認為七月或會出現流動性緊縮,7天期回購利率可能逼近2.1%。從絕對數值上來說,此次漲幅也只是讓7天期利率從二季度的低位區間回到今年一季度的區間,依然是自2009年以來6月底的低點,反映出資金面的寬鬆勢態。中金分析師周彭等周四在報告中也不認為近期回購利率的上升代表貨幣政策即將收緊。報告指出,2020年5月中旬開始,隔夜利率和7天期利率的中樞一起上行,清晰的表達了貨幣政策的收緊意圖;近期雖然7天期利率上行,但隔夜利
【彭博】-- 美國上市規模最大的中國股票ETF正在吸引資金湧入,因為中國放鬆防疫限制措施以及行業監管整頓鬆綁吸引投資者進入這個幾個月前還被一些人視為「不可投資」的市場。貝萊德(BlackRock)旗下的iShares MSCI China ETF(代碼:MCHI)周三吸引了3.33億美元,這是該基金2011年成立以來最大單日資金流入。這只規模85億美元的ETF主要投資於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彭博數據顯示,該基金6月份上漲近8%。全球央行競相加息以遏制通貨膨脹,令股市承壓。經濟衰退擔憂拖累美國股市今年上半年重挫21%,創下1970年以來最差同期表現。相形之下,中國股市最近幾周大漲,因為中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為經濟提供支持,並且嚴格的防疫措施以及針對私營科技企業的監管整頓也在放鬆。Strategas Securities的ETF策略師Todd Sohn說,這顯示投資者正在抄底,並且希望將資金配置到當前環境下仍在上升的資產。 Sohn表示,中國股票最近的漲勢能否持續還不確定,特別是一旦中國重新收緊防疫限制措施。不過,多數投資者仍然樂觀。彭博近期對19家機構的股市問卷調查顯示,近九成機構認為,
國際油價收市下跌,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為油價帶來壓力。 紐約期油收市報每桶105.76美元,跌4.02美元,跌幅3.7%。按照最活躍合約計算,紐約期油6月累計下跌7.8%,上半年則升41%。 9月交割的倫敦布蘭特期油收市報每桶109.03美元,跌3.42美元,跌幅3%。周四到期的8月合約報114.81美元,跌1.45美元,跌幅1.3%。
歐元兌美元自兩星期低位回升,因經濟數據顯示,美國5月消費者支出增幅低過預期,美元回落。 歐元兌美元在紐約尾市升約0.4%,較早時報1.0484美元。 日圓兌美元在尾市升0.6%,較早時報135.76日圓兌1美元。上半年日圓兌美元累計下跌15%,創2013年以來最差的上半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