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809.66
    +436.63 (+2.51%)
     
  • 國指

    6,148.33
    +157.77 (+2.63%)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滬深300

    3,689.52
    -10.98 (-0.30%)
     
  • 美元

    7.8307
    +0.0017 (+0.02%)
     
  • 人民幣

    0.9318
    -0.0002 (-0.02%)
     
  • 道指

    33,507.50
    -158.84 (-0.47%)
     
  • 標普 500

    4,288.05
    -11.65 (-0.27%)
     
  • 納指

    13,219.32
    +18.05 (+0.14%)
     
  • 日圓

    0.0522
    -0.0000 (-0.04%)
     
  • 歐元

    8.2753
    +0.0039 (+0.05%)
     
  • 英鎊

    9.5510
    -0.0030 (-0.03%)
     
  • 紐約期油

    90.77
    -0.94 (-1.02%)
     
  • 金價

    1,864.60
    -14.00 (-0.75%)
     
  • Bitcoin

    27,052.09
    +144.94 (+0.54%)
     
  • CMC Crypto 200

    579.66
    +0.90 (+0.15%)
     

半數跨國企業擬3年內縮辦公空間

今年香港甲級寫字樓供應增加,料加大空置壓力。
今年香港甲級寫字樓供應增加,料加大空置壓力。

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回復,但過去3年抬頭的在家工作(WFH)等新辦公模式,在疫後持續影響市場對商廈的需求。測量師行萊坊的調查報告指出,在其調查多間僱員人數逾5萬人的國際大企業之中,近五成計劃在未來3年削減使用辦公室的面積,削減幅度達10至20%。

萊坊向全球350間公司的行政人員作出調查,涉及企業的僱員人數達1,000萬人。就大型企業減少使用辦公室。該行全球地產研究主管Lee Elliott坦言,這是疫情後的世界,企業決策者的焦點都不再在防疫,而是可以用更遠大的目光為其地產使用做規劃。

受訪公司涵蓋科技、金融服務等各行業,其中約三分之一要求所有或大部分員工需要通勤到公司上班;56%公司採用部分人回公司、部分人WFH的混合模式。另外,約10%公司擬讓大部分或所有員工遙距工作。

該行續指出,大型企業對辦公室的面積需求雖降,但就要求更好的質素,一方面新型大廈可協助企業達成減少碳排放等環保目標。

另外,享有美景、完善配套的辦公樓,亦可吸引員工返回公司公作,這將利好供應少的高級寫字樓租金或價格。相反,地點較遜、樓齡較舊的商廈租賃市道令人憂慮。值得留意,在本次受訪公司之中,近一半計劃將在3年內搬遷其總部。

穆迪料港寫字樓租金收入跌4%

事實上,商業樓宇市道仍主要受供求影響。另一間測量師行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未來10年美國的城市如三藩市、華盛頓特區等將出現商業樓面供過於求。

至於香港,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則表示,受評的香港地產商未來12至18個月的寫字樓收入,將按年下跌約3至4%,主要是資本市場波動及環球經貿疲軟,企業擴充需求將仍然低迷,加上今年香港甲級寫字樓供應增加,將令本已高企的空置情況一步受壓。穆迪所覆蓋的香港地產商包括新鴻基地產(00016)、長實集團(01113)、希慎興業(00014)及九龍倉置業(0199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