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57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30.39
    +514.84 (+2.87%)
     
  • 國指

    6,587.77
    +219.67 (+3.45%)
     
  • 上證綜指

    3,018.05
    -12.20 (-0.40%)
     
  • 道指

    38,834.86
    +56.76 (+0.15%)
     
  • 標普 500

    5,487.03
    +13.80 (+0.25%)
     
  • 納指

    17,862.23
    +5.21 (+0.03%)
     
  • Vix指數

    12.48
    +0.18 (+1.46%)
     
  • 富時100

    8,205.11
    +13.82 (+0.17%)
     
  • 紐約期油

    81.47
    -0.10 (-0.12%)
     
  • 金價

    2,342.70
    -4.20 (-0.18%)
     
  • 美元

    7.8063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91
    +0.0004 (+0.04%)
     
  • 日圓

    0.0492
    -0.0001 (-0.10%)
     
  • 歐元

    8.3870
    +0.0035 (+0.04%)
     
  • Bitcoin

    64,840.55
    +307.23 (+0.48%)
     
  • CMC Crypto 200

    1,383.08
    +45.33 (+3.39%)
     

周大福上兩月銷售挫兩成 去年度核心經營溢利增29%

周大福鄭志雯(右二)表示,核心經營溢利主要反映透過品牌轉型去提升財務表現的成果;左一為黃紹基,左二為鄭志恒,右一為鄭炳熙。(何澤攝)
周大福鄭志雯(右二)表示,核心經營溢利主要反映透過品牌轉型去提升財務表現的成果;左一為黃紹基,左二為鄭志恒,右一為鄭炳熙。(何澤攝)

周大福珠寶(1929.HK)公布2024財政年度業績,核心經營溢利(COP)增28.9%,至121.63億元,屬市場預期上限。副主席鄭志雯表示,這主要是反映透過品牌轉型去提升財務表現的成果,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營運效率,令盈利能力提高。不過,集團最新披露今年4、5月經營數據,期內零售額大跌20.2%,管理層解釋是金價持續高企且短期波幅大,影響金飾銷情,待短期影響消退,下半年度業務可恢復增長。集團今年度亦有別於以往,不設內地開店目標。

純利65億遜預期 息0.3元

截至3月底止,周大福全年度營業額升14.8%,至1087.13億元;股東應佔盈利64.99億元,多賺20.7%,優於市場估算,主要是下半年金價波動導致黃金借貸出現未變現虧損,抵消部分增長。每股盈利0.65元;派末期息每股0.3元,全年股息0.55元,增10%,派息比率84.6%,高過集團預告的70%至80%,但略低於市場預期。

周大福透露,在4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整體零售值下滑20.2%,其中內地跌幅為18.8%,港澳及其他市場挫29%;同店銷售方面,內地縮27.6%,港澳減少32%。

董事總經理黃紹基指出,上兩個月零售值下降乃外圍環境波動,以及金價持續高企且短期波幅大,影響消費者購買金飾意欲,但整體對後市有信心,下半年傳統旺季有婚嫁金飾需求;4月推出新系列產品,令集團表現優於同行,會做多些宣傳。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鄭炳熙則補充,過去兩個月表現未如預計,惟對長遠發展充滿信心,只要短期影響消退,下半年業務可恢復增長。

廣告

周大福2023財政年度派息比率達92.9%,計及特別息後更達225.9%,今年踏入95周年,卻未有派發特別息,鄭炳熙稱,派特別息要考慮多方因素,包括市場情況、對未來資金需求及資本結構等,儘管2025財政年度中,除預算10億至12億元資本開支用作品牌轉型及店舖翻新外,沒有大額投放,但市場波動及利率高企,財政策略要更穩健。

黃金借貸融資成本飆42%

2024財政年度,黃金借貸急增62.3%,至244.88億元,黃金借貸融資成本漲41.8%,鄭炳熙稱,因為存貨增加及金價上升所致,目前仍認為黃金產品佔重要比重,暫時黃金借貸保持現水平,沒有計劃大幅調整。

截至3月底,周大福在內地有7403個珠寶零售點(加盟店佔76.7%),淨開設143間門店(二線城市佔98個),在香港則淨增2個零售點,其他包括在海南開設4家免稅店、加拿大及主要東南亞市場分別開多1個及3個零售點。黃紹基直言,集團店網較完善,在內地一二線城市已屬「Top 1」,三四線城市則有開店空間,但不欲對員工施壓,沒有設定門店數量的績效指標,重視優質經營。

對於深圳北山工廠關閉生產線,黃紹基說,把北山部分生產部門遷往廣東順德廠區能有更高效率,屬正確手段,強調已解決大部分員工問題,不影響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