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239.66
    +153.86 (+0.40%)
     
  • 標普 500

    5,099.96
    +51.54 (+1.02%)
     
  • 納指

    15,927.90
    +316.14 (+2.03%)
     
  • 日圓

    0.0492
    -0.0009 (-1.74%)
     
  • 歐元

    8.3707
    -0.0275 (-0.33%)
     
  • 英鎊

    9.7780
    -0.0140 (-0.14%)
     
  • 紐約期油

    83.66
    +0.09 (+0.11%)
     
  • 金價

    2,349.60
    +7.10 (+0.30%)
     
  • Bitcoin

    63,014.87
    -999.80 (-1.56%)
     
  • CMC Crypto 200

    1,304.48
    -92.06 (-6.59%)
     

單月升逾2倍 新華製藥應否高追?

受惠內地疫情爆發,生產新冠肺炎相關藥物的新華製藥(0719.HK)連日受追捧,股價於12月13日高見17元,較月內低位5元高2.4倍,及後股價有所回調,然而累積升幅仍驚人,本文分析是否仍值得追入。

內地政府經過長時間實施嚴謹防疫措施後,12月初開始採取較寬鬆政策,包括准許新冠輕症狀患者居家隔離、准許民眾跨區自由流動等,與此同時,本地確診感染宗數亦迎來暴增。

儘管官方公佈確診宗數有所回落,並在12月14日起不再公佈無症狀感染人數,但從內地醫院及網民披露,內地疫情明顯升溫。具體情況莫過於民眾四出搶購止痛藥、退燒藥等抗疫藥品,而生產相關藥品的山東新華製藥則成為資金寵兒。

疫情刺激抗疫藥品需求

新華製藥生產的並非新冠疫苗,而是針對發燒等症狀的藥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中,山東新華製藥生產的退燒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令皆在列,而收鼻水的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亦在該目錄內。

面對民眾搶藥潮,新華製藥表示,正積極配合國家防疫政策有關要求,生產車間多條智能化生產綫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布洛芬片、維生素C片等市場急需藥品,全力保障市場供應。

新華製藥首三季收入按年升1成至至54.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只輕微增長3%至約3億元。而根據中期業績的詳細分解,新華製藥營業額按年升3.2%至36.7億元,當中的解熱鎮痛原料藥的營業額為15億元,佔總營業額40.9%,而片劑、針劑及膠囊劑等的製劑營業額為16.3億元,佔總營業額44.4%,且該部業績轉盈為虧,錄得3430萬元虧損,餘下收入來自醫藥中間體及其它產品共5.4億元。

廣告

新華製藥當前最主要受惠的是原料藥部分,第四季該部分盈利可望錄得強勁增長,無疑可推高全年盈利水平,不過由於爆發期在12月,對2022年全年的增長推升未必如股價般可達倍升水平。反而,銷售增長勢頭可在2023年保持多久更值得留意。

新華製藥的增長依靠疫情發展,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2月中旬的研判,疫情峰值會出現在2023年1至2月。藥物並不是食物,囤積的抗肺炎藥物若未消耗,新的需求不會出現。根據香港疫情爆發經驗,隨著社會囤積抗疫藥物,可以預期到往後即使疫情進一步升溫,相關藥物的需求增長也會放緩。

更重要一點是,新華旗下退燒藥布洛芬市場份額雖高達40%,並最能受惠當前疫情,但市場不乏競爭對手,如強生旗下美林、泰諾等退燒產品等也宣佈響應政府號召,全力提高產能,而且相關原料藥並無專利,因此亦可能有更多潛在競爭對手加入。

綜合而言,新華製藥的銷售旺季暫時估計可維持至少到2023年首季,然而市場對公司並無盈利預估。按新華股價月內升2倍計算,公司的預測盈利亦相應有2倍或持續的高增長方能支持高估值。而按12月16日收市價計算,新華製藥H股過去12個月市盈率為25倍,而A股為86倍,A股自疫情以來3年平均市盈率為23倍,即A股估值升了近3倍,對盈利的增長要求更高。

AH股折讓收窄

另一個支持新華製藥股價修復的因素是H股較A股有高折讓。A股行情高漲,拉動H股表現,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為41%,新華製藥A股較H股溢價為2.3倍,對比指數,新華製藥要收窄AH差距,股價明顯尚有很多上望的空間。然而,2022年6月時,新華製藥的AH股差價高達5倍,反映兩者差距已大幅收窄。加上A股估值偏高,因此H股折讓未能成為公司股價再上的好理由。

新藥概念憧憬模糊

新華製藥近來股價飆升背後還伴隨新冠肺炎新藥的概念。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12月5日在《Nature》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研究顯示熊去氧膽酸(UDCA)可用於預防新冠感染,而新華製藥也有生產熊去氧膽酸片,惟有關藥物尚未商業化。

熊去氧膽酸能否用作防治新冠肺炎仍需更多臨床研究,相信短期內不會成為新冠肺炎的治療藥,而該藥沒有專利,市場有能力生產該藥的藥廠眾多,因此熊去氧膽酸概念對新華製藥的影響是炒作多於實際。

結語

總括而言,新華製藥盈利前景無疑可因疫情看俏,然而公司及市場對盈利增長預測均欠奉,難作盈利預估來衡量估值。客觀而言,新華製藥2022年全年盈利相信難以倍升,而即使2023年首季能有2倍以上的盈利升幅,增長也難以一直維持。加上A股估值較H股炒高更多,回調壓力也大,可能拖累H股表現。最後觀乎新華製藥H股市值僅30億元(一周前不足20億元),但每日成交額高逾20億元,可以預期股價會較波動,故不建議現水平高追。

作者:Carlos Hie

更多內容:

恒指動力消失 關注萬九關支持

內地出行限制放寬 吼三隻零售股

內地准許跨區自由流動 三大出行股勢迎復甦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