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239.66
    +153.86 (+0.40%)
     
  • 標普 500

    5,099.96
    +51.54 (+1.02%)
     
  • 納指

    15,927.90
    +316.14 (+2.03%)
     
  • 日圓

    0.0492
    -0.0009 (-1.74%)
     
  • 歐元

    8.3707
    -0.0275 (-0.33%)
     
  • 英鎊

    9.7780
    -0.0140 (-0.14%)
     
  • 紐約期油

    83.66
    +0.09 (+0.11%)
     
  • 金價

    2,349.60
    +7.10 (+0.30%)
     
  • Bitcoin

    62,938.36
    -1,469.93 (-2.28%)
     
  • CMC Crypto 200

    1,304.48
    -92.06 (-6.59%)
     

如何迎戰「五窮、六絕」

散戶想趁「五窮、六絕」跌市撈貨,既要留意時機,亦要事先選定吸納目標股份。

勞動節過後,散又要面對最難捱的「五窮、六」,究竟股市步入「May Day」是否需要嗌救命,抑或係入市時機,最好係比對一下數據,了解這個傳說有幾堅。

Sell in May」與「五窮、六絕」

Sell in May」與「五窮、六絕」似乎只是投資者一代傳一代的傳說,但細心探究一下,原來這兩種「理論」某程度上是歸納了環球及香港股市的規律。「Sell in May」由來其中一個說法是五朔節有關,原來踏入五月歐洲多國都會慶祝五朔節,投資者顧著吃喝玩樂,沒有時間理會股市云云。但此說法最大漏洞是五朔節在51日前後慶祝,按理對五月股市影響有限。所以較可靠的說法是與投資者的部署規律有關,有研究指出,「Sell in May」效應是由11月開始,臨近年尾基金及大戶清貨準備放假,正好是撈貨好時機,到翌年首季散戶收到雙糧及花紅入市,炒熱股市,正好在五月收割走人。

至於「五窮、六絕」由來亦有兩個版本,一是與本地消費行情有關,在七、八十年代,香港股市仍非常「本土」,消費市道足以影響投資者信心,所以五、六月學生未放暑假,購物、娛樂市道例淡,導致股市走勢疲弱,故此有「五窮、六絕、七翻身」說法。第二種說法是受到企業派息影響,踏入三、四月多間藍籌企業都會公佈業績及派息,到五、六月除淨或派息後,股價就會下挫,直到七月投資者再入市股價才有支持。

五月未係入市時機

究竟五月是否出貨及撈貨的好時機,要拆解此疑團,就要參考恆指數據紀錄。先談出貨時機,原來過去四年,2012年及2013年五月過後,恆指在六月都有明顯調整。2015年則更誇張,由於港股大時代玩完,恆指由五月轉勢一直跌到八月尾才喘定,可見「Sell in May」效應在近年命中率並不弱,亦引證「五窮」之後還有「六絕」,想趁機會執平貨,似乎應該耐心等待至六月再出手仍未遲。

廣告

銀行、保險股值搏率較高

今年暫時仍未見到來自內地的黑天鵝,加上恆指已累積一定升幅,預計五月及六月股市有機會出現一定調整。有意趁「六絕」時撈貨的散戶,首先要避免撈貨可能要揸足一年的弱勢股,濠賭股、零售股受制於北水短缺,固然不宜沾手,內銀股派息減少,而且仍然受爛賬風險拖累,潛在沽壓仍然龐大,亦不屬於「Buy in May」之選。

至於值搏率較高的股份,便是過往較為緊貼「五窮、六絕」走勢,而且反彈力強勁的銀行股及保險股。例如恆生銀行股價由201214年,大致維持56月受壓,79月持續攀升的走勢。另一隻散戶愛股友邦,由201214年,56月股價維持弱勢,到89月則出現明顯反彈。而這兩隻股份的股價近期都開始下調,有興趣的散戶不妨密切留意會否再次出現「五窮、六絕」入市時機。

值得一提是被視為避險首選的公用股,中電及煤氣,原來由201214年大致都依從「五窮、六絕」並在89月轉強的軌跡,想趁低增持公用股的散戶,就要留意一下未來兩個月這兩隻股份的走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