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103.01
    +582.70 (+0.89%)
     
  • CMC Crypto 200

    1,403.80
    -14.08 (-0.99%)
     

富士康持續外移印度!河南進出口暴跌 陸媒示警負面連鎖效應

全球供應鏈撤出中國之際,最新數據顯示,鴻海 (2317-TW) 旗下富士康近來逐步外移至印度發展,已經影響河南省的外貿表現,主要原因是手機出口量大幅下滑。富士康是蘋果 iPhone 手機主要代工廠,也是河南最大出口企業。

中國海關總署發佈今年首季各省進出口數據,去年河南出口手機數量 5761 萬支,年減率 14.5%,去年第一季出口 1688 萬支手機,今年首季僅 664 萬支,手機出口金額從去年首季 711 億人民幣,今年首季只有 272 億人民幣。

中國新媒體《冰川思想庫》報導指出,即便今年首季蘋果在中國銷量大跌 19.1%,且全球手機銷量也在下滑,但減少幅度不應如此大,可見富士康正從河南撤走部分生產線,且若富士康真的撤離,撤離的不會僅只有富士康,恐帶來負面的連鎖效應。

富士康對河南乃至於中國經濟具有重大意義,去年富士康所在的新鄭綜保區進出口額達到 4073 億人民幣,占鄭州進出口的比例高達 74%,占河南省進出口的比例達到 50.3%。

在全國出口百強企業之中,鄭州富士康、深圳富士康、成都富士康都在前 20 名之內,且長達 10 多年富士康持續位居中國出口企業第一名。

國產替代或許能在蘋果生態鏈上扮演替代者的角色,但對經濟來說不是個簡單的替換遊戲。

2010 年,郭台銘選擇在河南鄭州成立富士康後,上下游供應鏈 200 多家廠商也緊跟著落地河南,之後河南省的電子產業迅速形成規模,鄭州電子資訊產業總體規模成長 25 倍。

廣告

到了 2020 年,鄭州富士康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出口貿易公司,全年出口總額達到 316 億美元。

富士康以一家公司之力,貢獻鄭州進出口總額八成、河南省進出口總額的六成。以鄭州航空港為例。

富士康正式建成那年,鄭州航空港的 GDP 只有 206 億人民幣,到了 2021 年增長 5 倍多至 1172 億人民幣。在高峰時期,富士康對鄭州的 GDP 貢獻率高達 25%。

報導最後指出,目前來看,富士康手機製造產業鏈遷走後留下的缺口似乎可由電動車補足。富士康今年 1 月初突然傳出將投資 5 億在河南建設電動車零組件代工廠,甚至表示要全包國內電動車零組件的代工。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也在河南加大投資規模。河南的這種轉型和騰籠換鳥是理性選擇,也是大勢所趨。在開始試圖擺脫「富士康依賴症」的同時,也應做好準備因應「富士康後遺症」了。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