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 小時 48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207.13
    +444.10 (+2.50%)
     
  • 國指

    6,437.09
    +163.34 (+2.60%)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道指

    38,225.66
    +322.37 (+0.85%)
     
  • 標普 500

    5,064.20
    +45.81 (+0.91%)
     
  • 納指

    15,840.96
    +235.48 (+1.51%)
     
  • Vix指數

    14.68
    -0.71 (-4.61%)
     
  • 富時100

    8,172.15
    +50.91 (+0.63%)
     
  • 紐約期油

    79.13
    +0.18 (+0.23%)
     
  • 金價

    2,313.60
    +4.00 (+0.17%)
     
  • 美元

    7.8133
    -0.0090 (-0.12%)
     
  • 人民幣

    0.9261
    +0.0012 (+0.13%)
     
  • 日圓

    0.0507
    +0.0005 (+1.08%)
     
  • 歐元

    8.3827
    +0.0042 (+0.05%)
     
  • Bitcoin

    59,261.75
    +1,275.79 (+2.20%)
     
  • CMC Crypto 200

    1,278.05
    +7.31 (+0.58%)
     

巴菲特出清台積電或下車太早 投資者看好人工智慧前景勝過地緣擔憂

【彭博】-- 一年前,美國傳奇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因擔心兩岸地緣局勢而出清台積電股票,但他似乎賣得太早了。過去一年台積電股價勁升,投資者對人工智慧的狂熱蓋過了對地緣政治的擔憂。

巴菲特旗下的柏克夏在2022年底將50億美元台積電股分減持近九成,當時的決定震驚市場,而且柏克夏緊接著在去年第一季又將所有剩餘股份全數出清。回頭看,2022年底的低點實為買入台積電的好時機,該股股價迄今已翻倍,公司高層的樂觀展望激勵資金湧入,外資持股佔流通股比重升至兩年高位。

儘管股價屢創紀錄新高引來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漲勢過快的疑慮,但綜合多位基金經理觀點,中長期而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在晶片代工市場擁有獨特地位的台積電盈利前景依舊可期。

百達資產管理公司資深客戶投資組合經理Anjali Bastianpillai表示,台積電在整個晶片代工市場的市佔率超過一半,更在應用於AI的先進晶片中市占率逾九成,讓公司有望實現、甚至超越長期的成長目標。

Allspring Intrinsic Emerging Markets Equity投資經理人Gary Tan也指出,雖然存在地緣政治方面的擔憂,但鑑於目前市場上缺乏與其同等質量的公司,「台積電是構成AI和整個半導體產業復甦的核心基石。」

台積電股價周一走揚1.5%,年至今漲幅進一步放大至29%;亞洲半導體類股亦普遍上漲。

地緣風險

據截至去年第四季末的13F披露文件,柏克夏並未在出清台積電之後再度增持該股,今年第一季的持倉動態亦不得而知。巴菲特並非唯一對台積電有所保留的投資者。台積電的高估值令短期股價回調的風險攀升,而且該公司在產能上的高度集中也是市場主要疑慮之一。

廣告

全球約90%的先進邏輯晶片在台灣生產,台積電絕大部分晶圓廠都設立在這座海島上。一旦中國大陸和台灣兩方發生任何軍事衝突,都可能威脅到全球科技供應鏈的穩定。

2024年初舉行的台灣總統大選由親美的賴清德勝選,一度引起外界對兩岸關係恐將進一步惡化的猜測,不過目前投資者顯然看淡地緣政治的影響力。台灣國安局局長蔡明彥近期警告稱,在5月台灣新舊政府交接前後,中共可能加大對台灣的施壓,但目前沒有看到台海戰事一觸即發的相關情資。

台積電也在試圖分散風險。它將在日本建造第二家晶圓代工廠,而首家熊本廠將於今年開始正式生產。此外,台積電還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兩座先進晶圓廠,德國廠也在進行中。

瑞銀資產管理旗下O’Connor Global Multi-Strategy Alpha基金的共同投資長Bernard Ahkong認為,雖然地緣政治被視為半導體產業的一個風險因子,但隨著各國考量晶片的戰略意義、將供應鏈本地化的意願顯著提升,地緣政治反而可能為該產業帶來順風,「我相信我們仍處於半導體上升周期的早期階段。」

(新增第六段台積電、半導體類股周一表現)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