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00939.HK)副行長張敏辭任
建設銀行(00939.HK)公布,因工作調動,張敏已辭去副行長的職務。張氏確認與該行董事會無不同意見。(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建設銀行(00939.HK)公布,因工作調動,張敏已辭去副行長的職務。張氏確認與該行董事會無不同意見。(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美聯物業大圍豪宅盛薈分行首席助理聯席董事吳焯誠表示,大圍柏傲莊3月首兩個星期已錄50宗租務成交,屋苑現存約250個租盤,其中開放式單位叫價月租約15000至16000區間,而1房單位呎租已高於50元,該行最新促成一個264實呎單位,以月租16500元創新高價獲承租,租金回報逾3厘。吳焯誠表示,單位為大圍柏傲莊7A座中層E室,實用面積264平方呎,原業主叫價16000元,惟租客要求包括基本傢私,協商後,單位終以16500元包括傢私承租,此單位呎租達62.5元,創屋苑租務成交呎價新高。(SY)
金山軟件公布,去年轉蝕近60.5億元人民幣,前年錄得盈利近4億元人民幣,派末股期息每股0.13港元,略多過前年的0.12港元。 期內,收入上升20%至近76.4億元人民幣,辦公軟件及服務收入升19%至38.9億元人民幣,主要受訂閱業務增長帶動。網絡遊戲及其他收入升近21%至近37.5億元人民幣。 去年毛利率為81%,按年跌1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集團將在AI方面發力,實現更多技術應用突破,探索創新業務模式,並持續拓展新品類和海外市場,長線運營現有遊戲。
中駿集團(01966.HK)發盈警,與截至2021年12月底止年度的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30.7億元人民幣(下同)相對比,集團預期截至2022年12月底日止年度的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或虧損介乎溢利約3億元至虧損約3億元。 有關預期經營業績轉差主要受2022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需求下滑及疫情影響,致物業交付下跌,令物業銷售收入確認減少;物業售價下降,導致毛利率下跌及對物業項目計提的減值撥備增加;及投資物業公允值虧損。(ad/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00012)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全年度業績:股東應佔溢利: 92.39億元, 同比跌 29.98% (去年同期純利131.95億元)每股盈利: 1.91元派息: 末期息維持1.3元(JC)
聯交所對嘉年華國際(00996)(清盤中)前主席兼執行董事景百孚發出董事不適合性聲明,並對其作出公開譴責。聯交所亦對其作出公開譴責。董事不適合性聲明是指聯交所認為,景百孚不適合擔任該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的董事或高級管理層職務。(WL)
PF GROUP(08221)宣佈,鐘楚堅因擬專注於其他業務已辭任執行董事,自二零二三年四月一日起生效。李浩良已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自二零二三年四月一日起生效。(WL)
融信中國(03301)公佈對比二零二一年度之淨利潤約17.27億元人民幣和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約12.95億元人民幣,預期二零二二年度之淨虧損介乎約110億至130億元人民幣,和公司擁有人應佔淨虧損約為95億至115億元人民幣。相比二零二一年的溢利,二零二二年預期錄得虧損主要是由於受房地產行業經營環境嚴峻及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尤其是市場下行疊加,導致本年度工程進度減緩,已出售物業結轉確認的收入減少;本年度結轉項目毛利普遍較低,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大幅下降;出於謹慎性原則對可售及自持性物業項目計提的減值增加;及基於流動性需要本年度上半年集團處置若干項目導致的處置損失;及美元匯率全年總體較去年呈上升趨勢造成預期淨匯兌損失所致。(WL)
融信中國(03301.HK)發盈警,預料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擁有人應佔淨虧損約為95億元至115億元人民幣(下同),2021年同期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約12.95億元。(c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上海復旦(01385.HK)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收入35.3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37.3%。純利10.77億元,按年升109.3%;每股盈利1.32元。每10股派末期息1.35元,對上財年同期派0.65元。(ad/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吉利汽車控股行政總裁桂生悅表示,新能源汽車佔集團銷量比例由2021年的6%,升至去年近23%,增幅近3倍。但他承認,集團這幾年表現不盡如人意,在新能源發展上已被同行拉開較大距離。 桂生悅認為,主要是旗下乘用車向新能源轉化的步伐令市場不滿意,亦不清楚集團的部署。他指出,部分產品明顯不足,例如帝豪系列有型號沒有快充,令客戶體驗大打折扣,加上新能源產品銷售並沒有做好充足準備及安排,與傳統汽車一同銷售,形成很大問題。 他多次提及吉利股價由高位顯著回落,資本市場反映集團做得不夠好,但指出雖然集團發展慢、新能源方面有很多詬病的地方,但認為極氪品牌表現仍好,形容是集團向新能源轉化的先行部隊,強調現時集團有關戰略非常清楚。 另外,執行董事安聰慧認為,比亞迪及特斯拉去年的表現反映,汽車行業始終要回歸規模,若在一定時間難以達到一定規模,前景一定堪憂。
吉利汽車(00175.HK)已宣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業績。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戴慶在業績會議中表示,集團全年銷量目標165萬輛,新能源銷量翻番,當中,吉利將加速新能源轉型,推出吉利銀河新能源系列產品,目標在年內推出3款全新車型;極氪則預期在年內推出2款全新車型,並已於去年建立歐洲團隊,預期今年可進軍歐洲市場。 戴慶指出,集團一向未就利潤作出指引。雖然集團正面對的競爭加劇,但推出新能源產品、新能源技術規模化和成本控制都將成為集團的優勢。 董事長安聰慧表示,價格戰會為中國市場帶來影響,但強調企業之間的競爭就是產品的競爭,集團要透過自身的能力達到最大的協同和控制成本,以在價格戰中獲得優勢。 公司執行董事淦家閱提到,集團透過供應鏈獲得部分產品競爭力,未來會繼續加強對產品研發的深度和能力。他續表示,集團不打價格戰,而是要打價值戰和售後服務戰、質量戰、技術戰。 戴慶表示,極氪已經開始多元化融資渠道,並獲得了兩輪pre輪跟A輪的估值,目前已經獲得5億美元和7.5億美元的融資安排。在過去的一年中,母公司提供了60億元關聯方借款支持極氪業務的發展,令吉利的借款總額有所增加。按年來看,公
恆基地產(00012.HK)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255.51億元,按年升8.6%。純利92.39億元,按年跌30%;每股盈利1.91元。派末期息1.3元,按年持平。計及中期息0.5元,全年派息1.8元,同樣按年持平。 期內,基礎盈利為96.29億元,按年下跌29.3%,基礎盈利減少部份因上年度美麗華酒店企業於2021年4月成為集團之附屬,集團以公允價值合併美麗華之資產及負債,產生應佔收益18.89億元所致。而每股基礎盈利為1.99元。 於去年,集團建成投資物業及發展中投資物業經重估後錄得應佔公允價值虧損3.9億元,低於2021年的4.29億元,當中包括已出售投資物業累計公允價值變動之調整。 物業銷售方面,集團去年入賬之應佔本港物業發展營業額較按年增加33.4億元,至約155.36億元。業務應佔稅前盈利則按年減少14.03億元,至約33.55億元,盈利減少主要由於年度入賬之項目邊際利潤較低所致。 於去年12月底,集團未入賬之自佔本港物業合約銷售總額約為120.72億元。當中約71.91億元預計可隨物業落成並交付買家而於今年入賬。另外,以自佔樓面面積計算,集團現時於本港擁
港鐵(00066.HK)公布,在機制新安排下,未來5年將提高服務延誤較久而撥出的回贈金額,當「服務表現回贈」帳戶累積滿2,500萬元,港鐵將安排一日感謝日回贈乘客,期間所有使用八達通或車票二維碼的乘客,乘搭所有港鐵路綫可享有半價優惠。 香港客運服務總監楊美珍表示,按機制檢討後的「服務表現回贈」,港鐵已選定將於今年4月8日及9日,以及5月13日及14日推出感謝日,以半價車票回贈乘客。 服務表現回贈是指港鐵出現31分鐘或以上服務延誤,撥出相應款項,以票價優惠形式回贈乘客。(ha/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吉利汽車控股執行董事淦家閱表示,近期有些車廠調整價格,形成市場競爭格局,但強調吉利不打價格戰,會著重售後服務、技術、品牌及企業管理等方面,指出要透過自身技術造車,達到最大資源協同,降低成本並提升研發效率,以取得價格競爭優勢。他又說,集團有70%至80%供應鏈位處江浙區域,有成本競爭力,核心產品亦有較強競爭力。 吉利去年毛利率跌3個百分點至14.1%,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戴慶表示,去年初取得大量新能源汽車訂單,電池供求導致採購價格突然急升,對成本造成2至3個百分點的影響。 戴慶表示,碳酸鋰價格佔電池成本達60%左右,價格浮動帶來成本制約,影響較大,但隨著將新能源產品逐步推向市場,技術、規模化及供應鏈均會有利集團。 管理層提到,碳酸鋰價格一度突破每噸60萬元人民幣,近期回落至30萬元左右,目前仍在高位徘徊,但預料隨著更多鋰礦投產,供求將會紓緩,產品成本控制仍較正面,集團會陸續加快新能源轉型步伐。
俄媒《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21日)在與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會見時表示,已經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年訪華。
榮萬家(02146)宣布,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的淨利潤約為2.36億元人民幣,2021年同期為淨利潤4億元人民幣,按年減少42.5%。淨利減少主要由於受中國房地產市場放緩及全行業流動性緊張的影響,對集團物業開發商客戶的應收賬款作出減值虧損1.54億元人民幣;受新冠疫情封控影響,集團部分業務及商務活動較難正常開展,對收入及利潤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及集團的物業開發商客戶於報告期間內所交付物業項目的建築面積大幅減少,對集團具有較高利潤率的增值服務的需求產生不利影響。(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