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11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03.04
    +323.43 (+1.79%)
     
  • 國指

    6,531.99
    +139.41 (+2.18%)
     
  • 上證綜指

    3,078.49
    -8.32 (-0.27%)
     
  • 道指

    38,571.03
    -115.29 (-0.30%)
     
  • 標普 500

    5,283.40
    +5.89 (+0.11%)
     
  • 納指

    16,828.67
    +93.65 (+0.56%)
     
  • Vix指數

    13.11
    +0.19 (+1.47%)
     
  • 富時100

    8,262.75
    -12.63 (-0.15%)
     
  • 紐約期油

    74.00
    -2.99 (-3.88%)
     
  • 金價

    2,371.40
    +25.60 (+1.09%)
     
  • 美元

    7.8196
    +0.0009 (+0.01%)
     
  • 人民幣

    0.9256
    -0.0001 (-0.01%)
     
  • 日圓

    0.0498
    +0.0004 (+0.81%)
     
  • 歐元

    8.5237
    +0.0431 (+0.51%)
     
  • Bitcoin

    69,078.18
    +1,248.40 (+1.84%)
     
  • CMC Crypto 200

    1,450.10
    -17.83 (-1.21%)
     

「鮑威爾重擊」後從投資心理及歷史研判美股前景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Jackson Hole年會講話令到美股大跌可說是「鮑威爾重擊」,全球股市調整,但若以史為鑑及學投資心理學看,現時應如何應對?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Paul Volcker狂加息壓通脹

投資市場情緒突然急轉彎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鮑威爾除了指抗通脹可能令美國家庭及商業產生痛楚,加息會持續一段時間,而引用伏爾克(Paul Volcker)及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經驗都是向市場投下震撼彈,因為Paul Volcker成就是打擊1980年初期的高通脹,當時通脹率超過10%,最高見14.8%,到1983年回落至3%。

若以史為鑑如果聯儲局想將目前美國高通脹(7月通脹為8.5%)壓低到2%目標,並非無可能,但Paul Volcker之所以成功是重手加息,美國在1979年息率約平均達11.2%,到1981年升20%,因而觸發了1980年至1982年美國出現兩次經濟衰退,失業率升至10%。

正正由於擔心鷹派的憂慮,所以市場對於聯儲局強行壓低通脹會「雷厲風行」,市場對於9月聯儲局會加息0.75厘的預期升溫。從Fed Watch數據看,已有73.5%可能性加息0.75厘,而且數字持續上升中,周一晚才剛約70%。

鮑威爾:歷史的三堂課

在鮑威爾於Jackson Hole演說中有提到從歷史有三堂課可以學到:

一、央行可以同有責任創造低及穩定通脹;

廣告

二、通脹預期對通脹趨勢很重要;

三、要越早開始成本越低,所以現時做的會持續。

鮑威爾參考過往經驗,在1980年時利率稍一鬆手,通脹再回升,所以預期除非通脹數字回落至低水平,而且趨勢持續,兼且市場預期下跌,否則不應預期會減息。因此,市場猜測加息力度及時間可能較之前長,都構成股市下行壓力。聯儲局鷹派言論是要導向通脹預期。

科斯托蘭尼的經驗

假如歷史真的有參考價值,在看過加息歷史後,又看看投資大師在1980年時期於股市如何操作。

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在著作《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就提到這段經歷,而且相信很多人其實也聽過,因為正是用來講解科斯托蘭尼雞蛋理論。

來源:網上圖片

在「憂鬱的一九八二」一段寫到,在1982年橢圓的最低點,指數已在谷底滯留一年,美國《商業周刊》提出股市之死文章。但他指,每日股票成交表現有人賣及買,「沒有人想買」或「沒有人想賣」都是愚蠢措辭。當時買進都是有較強信念的固執投資者,他們在經濟差時買入。到1982年底,聯儲局成功控制通脹,利率隨之降低,股市回穩上升,這時估值修復,成交量偏低,為「修正階段」。隨着經濟及政策好轉,就進入「相隨階段」,成交量上升,好壞並行發展。之後,在減息及稅務改革,以後股市上揚,到吸引猶豫的投資者進場,股市再變得牛氣及樂觀,就是第三階段「過熱階段」,完全由大眾亢奮情緒決定股市表現。

道指在1981年4月高位到1982年8月見底,歷時約1年4個月,跌幅約25%左右。其中出現過兩次較大型反彈,兩次差不多約一成。不過,值得留意,在經歷跌得最急的初段後,即使有反彈並再尋底,低點距離急跌低位也並非差太遠。

今次美國聯儲局加息持續,股市跌,部份投資者怕是熊市二期會再探底也很合理。如果1981年至1982年美股走勢有參考價值,現時至明年中美股應在低位震盪盤整,投資者可選擇離場,又或者伺機揀心水收集。

此外,有一點值得注意,如熊市反彈再大跌,能夠重新升高於反彈浪高位可能性較低,所以現時市場悲觀看跌似較合理,但若之後出現到走勢回穩及升穿前高位,預期要修正,不能過於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