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9,376.53
    +302.82 (+1.59%)
     
  • 國指

    6,871.38
    +129.97 (+1.93%)
     
  • 上證綜指

    3,122.40
    +2.50 (+0.08%)
     
  • 道指

    39,905.40
    -2.60 (-0.01%)
     
  • 標普 500

    5,313.10
    +4.95 (+0.09%)
     
  • 納指

    16,762.58
    +20.19 (+0.12%)
     
  • Vix指數

    12.44
    -0.01 (-0.08%)
     
  • 富時100

    8,446.90
    +1.10 (+0.01%)
     
  • 紐約期油

    79.71
    +1.08 (+1.37%)
     
  • 金價

    2,380.50
    -14.40 (-0.60%)
     
  • 美元

    7.8039
    -0.0051 (-0.06%)
     
  • 人民幣

    0.9244
    +0.0005 (+0.05%)
     
  • 日圓

    0.0499
    -0.0002 (-0.46%)
     
  • 歐元

    8.4721
    -0.0244 (-0.29%)
     
  • Bitcoin

    66,304.34
    +2,321.14 (+3.63%)
     
  • CMC Crypto 200

    1,388.89
    -5.15 (-0.37%)
     

【投資專欄】 近五年,港股八成時間跌、兩成時間升⋯其實問題出係邊?(弩飛投資)

中港市場持續沉底,跌完一千點再跌一千點,由兩個月前22400點跌到近排,就咁跌咗15%,好彩上星期四(編按:文章撰於9月1日,這裡「上星期四」指8月25日)終於有個似樣啲700點嘅反彈,我嘅PnL都差啲跌穿low single digit⋯ 但係唔緊要嘅,正如劉德華係《嚦咕嚦咕新年財》講到:「爛牌有爛牌嘅打法,越爛嘅牌愈要比心機打」,正正係呢啲差嘅市況,我哋先有機會睇清楚問題嘅根源喺邊度,而弩飛近排亦都多咗思考香港股票市場嘅根本性問題:

1)估值波動性問題

近排對比中美唔同行業嘅大型企業喺牛市同熊市之間嘅估值變化,留意到美國嘅估值波動性比中國細,其中一個原因係中國公司喺樂觀嘅時候,較注重top line增長率同幻想空間而忽略生意模式嘅持續性,相反悲觀嘅時候就會睇返生意模式嘅問題

以垃圾處理嘅行業為例,中國嘅龍頭係光大環境(257),我記得自己係2015年嘅時候投資,由於未來增長率估計係25%-30%,當時嘅市盈率同樣去到25-30倍,但後來因為市場認為PPP模式有問題(太過燒錢、負現金流),即使top line同bottom line繼續增長,市盈率向下殺到得返十分之一,市值跌到得返一半

但係美國嘅龍頭Waste Management(WM),即使top line同bottom line嘅增長慢好多,但係生意嘅增長模式比較穩健(並非主要靠外部力量推動),所以喺逆境嘅時候,因為派息穩健、現金流充足嘅情況下,市場唔會將佢嘅估值大打折扣

廣告

2)升跌時間比例

最近五年,港股八成時間跌、兩成時間升,對於長期持貨嘅投資者的確不太好受,當然如果好好把握嗰兩成嘅時間,回報的確唔錯,但係要把握嗰幾個月嘅時間,頂住未來一兩年嘅調整,實在太辛苦啦;相反美股八成時間升、兩成時間跌,跌起上嚟都有Fed盡力頂住,投資者長期處於樂觀嘅情緒,導致調整後資金入市嘅信心較大

3)主要因素佔比問題

通常股票升跌,都有幾個主要因素帶動,例如航空業主要睇油價、匯率、載客量,大約已經解釋到七八成股價波動嘅原因,剩低解釋唔到嘅波動,可能係關係比較細嘅因素,或者係心理變化之類

但係香港嘅股票,資金源來自全世界,而企業基本面同資金源不對稱,因此影響股價嘅因素實際上比其他國家嘅股票多(好似全世界發生嘅嘢都關我哋事),咁樣減低左主要因素同股價嘅關連度,亦都增加左解釋唔到嘅波動(已經撇除牛熊證嗰啲金融工具嘅額外影響),導致整體risk adjusted return特別差

後話:話說之前係咁諗「恆指20000點是否應該博反彈」,諗咗好多可能性但係未能確定,而當我迫自己唔好再long bias,同埋唔好局限自己諗中港市場,我發現「恆指20000點是否應該博反彈」係一個偽命題,根本唔會有答案,反而「沽歐洲」係一個確定性高嘅投資,咁點解唔直接大注入場呢?

*文章獲弩飛投資授權刊登,原標題為《反思香港市場問題

免責聲明:本網刊載的所有投資意見,只可作參考用途。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本集團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蘋果概念】iPhone14系列料史上最受歡迎,蘋果概念股大升比亞迪電子升10%
【市場熱話】再有外媒傳華府即將限制美企投資中國科企,中國企業紛紛轉陣到歐洲上市
【內房危機】外媒:灣仔中國恒大中心已被貸方接管,早前恒大曾以中心作為抵押品
【大戶沽貨】騰訊再有2%股份進入CCASS累股價再跌逾3%,近千散戶於300元關口護盤
【契媽新招】方舟旗艦基金ARKK今年股價下跌56%,Cathie Wood寄望未來設首席未來官

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Market Dig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