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57.45
    +402.04 (+2.28%)
     
  • 國指

    6,262.61
    +163.35 (+2.68%)
     
  • 上證綜指

    3,132.43
    +47.73 (+1.55%)
     
  • 滬深300

    3,738.93
    +66.49 (+1.81%)
     
  • 美元

    7.8197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27
    -0.0011 (-0.12%)
     
  • 道指

    33,963.84
    -106.58 (-0.31%)
     
  • 標普 500

    4,320.06
    -9.94 (-0.23%)
     
  • 納指

    13,211.81
    -12.18 (-0.09%)
     
  • 日圓

    0.0525
    -0.0003 (-0.55%)
     
  • 歐元

    8.3300
    -0.0044 (-0.05%)
     
  • 英鎊

    9.5700
    -0.0410 (-0.43%)
     
  • 紐約期油

    90.33
    +0.70 (+0.78%)
     
  • 金價

    1,944.90
    +5.30 (+0.27%)
     
  • Bitcoin

    26,561.04
    -23.61 (-0.09%)
     
  • CMC Crypto 200

    565.87
    -2.18 (-0.38%)
     

暴增27倍!中國民眾瘋狂去香港買保險 什麼原因?

暴增27倍!中國民眾瘋狂去香港買保險 什麼原因?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統計的數據顯示,第 1 季香港保費總額達到 1,472 億港元,年降 7%,但中國訪客購買個人人壽商品的規模暴增 27 倍,原因包括跨境人流恢復正常,以及長期分紅比較吸引人。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上季中國訪客新造業務保費水準達到 96.13 億港元,較一年前大幅上升 2,686.4%,佔個人業務總額 20.5%,新造保單數目為 34,506 份,也激增 3,253.4%。

相較於 2019 年第1季中國訪客新造業務保費 128 億港元,現階段中國民眾的保單已回升至 2019 年同期逾七成水準。

第 1 季中國訪客在香港購買的保單中,按保單數計,終身壽險的成長動能最強勁,驟增 65 倍;按保費計,年金、儲蓄壽險搶眼,分別增長 89 倍、67 倍。

對此香港保險業監管局說:「跨境人流恢復正常,釋放了壓抑多時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

一位保誠保險代理人表示:「全面通關後,確實有銷售激增的情況,今年開的單很多是這幾年的累積客戶。」

保誠在 5 月宣布,計劃在港再招聘 4,000 名理財顧問,以滿足香港與中國客戶對保障商品的需求。目前保誠香港代理團隊的理財顧問人數接近 2 萬人。

「內地赴港買保險,主要是儲蓄險和重疾險兩大類,今年增長較快的是理財屬性的終身人壽保險,與內地同類型商品不同,香港儲蓄類商品設計為保底利率低、預期收益率高的形態吸引消費者。」一位保險經紀人說,以某款港澳熱銷的「XX 多元化貨幣計畫」為例,賬戶價值包含保證(現金價值)和非保證(分紅)兩個部分,保戶可得第八個保單年度回本,投保 30 年年複利為 6.01%。

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資深精算師徐昱琛則表示,現在中國民眾買港險,以理財險居多,主要是分紅險。相較於中國的理財險商品,其最大優勢在於長期分紅比較吸引人。雖然保證的部分比較低,只有 1% 左右,但加上預期分紅,長期收益率可達到 6%~7%。

以友邦、安盛、保誠、宏利四家保險公司的港險為例,在同樣投保情況下(0 歲男孩,5 年期交費,年交 5 萬美元),港險普遍支持多種貨幣轉換、紅利鎖定、雙重貨幣賬戶,以及更改受保人、保單分拆等功能。按其演示收益率,30 年複利約 5.88%~6.01%。

不過,業界人士提醒中國民眾,未來出險理賠時,匯款回來需要有一些手續。在中國,每人每年的結匯額度是 5 萬美元,超額需要消費者提供保險合約與保險經營機構付款證明。